各地120急救實行屬地化管理 跨地區救護遇阻
【救護車跨地區接轉可以有嗎?】
因為各地120急救實行“屬地化管理”,急救車跨地區救護一直有點難。但可喜的是鄭州這一塊正在做有益的嘗試,投放“非急救轉運車輛”,希望彌補急救漏洞。
1月3日,東方今報記者跨城8小時救嬰,昨日,醫院證實,孩子病情在好轉。相對大多數孩子,這個孩子是幸運的,但現實是,并不是所有類似被救孩子情況的都有條件得到救助。各地120急救實行“屬地化管理”,無疑給異地救護帶來羈絆。跨地域救援,真的是一塊堅冰嗎?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調查。
【現狀】
制度約束救護車跨區轉運有點難
救護車跨地急救有些難,不僅僅在鄭州,在全省甚至全國都是個難題。
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鄭州市社會急救醫療條例》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120急救車輛執行非120急救任務。
河南省衛生廳醫政處工作人員介紹,鄭州的救護車實施“屬地化管理”制度,本著“就近”“合理”“在線車沒出”等原則來調配。而調配權在各市地的緊急醫療救援中心(120指揮中心)。
昨日上午,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工作人員向東方今報記者介紹,鄭州日常用的救護車“著裝”“配備”統一,由各醫院上報120指揮中心,入網后統一管理。
根據新規,如果醫院在不經過各市地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同意條件下,執行出車任務,是“違規”的。而“屬地化管理”制度又是轄區內患者優先的,跨地區的危重病人怎么辦,醫院如何救死扶傷?
【問題】
路途長增加病人及交通事故風險
除了救護車難出本地區,還有個難解的問題,那就是醫院的共同擔憂。
轉院有風險,特別是跨地區的危重病人轉院。“風險無可避免,但是不能因為這一點,而輕視危重病人的轉院工作。”鄭大一附院醫務處處長茍建軍說。
有醫院提出,來自農村的危重患者想要到與新農合有合作的醫院就醫,這一塊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鄭州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急救車需要以最快的時間趕至現場,跨地區轉院也會出現迷路現象,而跨區域接送危重患者,對急救車的裝備要求比較高,這對鄭州來說,不是每家醫院都能做得到。“跨地區轉運路途長,增加超車時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這也是面臨的難題”。
【探索】
投放“非急救轉運車輛”解困局
昨日15時30分許,通過省衛生廳醫政處,東方今報記者聯系上鄭州市衛生局醫政處李主任,李主任說,“目前,鄭州也在探索轉院途徑,特別是危重病人”。目前的緊急醫療救援政策還無法保證120急救車輛出市接病人。
李主任解釋,除政策不允許外,省會的醫療資源也非常緊張,急救車輛就這么多,去了市地,本地患者的急救就會受影響。
那市地需轉院鄭州的危重病人怎么辦?李主任指出,目前一直是市地醫院往省會來送病人,或者由當地醫院提出申請,與省會醫院協商后,由屬于省會醫院的急救車輛來接送。“但這并沒有正式的文件”
“隨著問題的凸顯,全國其他城市也在探索,鄭州也在考慮推進‘非急救轉運車輛’的工作。”李主任透露,2014年打算在這一塊“做一做”。
李主任解釋,非急救轉運車輛的服務范圍不僅包括市地危重病人,還有在省會治療結束的患者。目前初步設定兩種途徑,一是通過社會招標方式,依托一個社會機構,專門管理非急救轉運車輛,價格、性能、車輛管理規范等報備主管部門核定;另一種途徑可通過醫療機構,根據自己的醫療條件、財力等設立非急救轉運車輛。
【試行】
醫院成立“危重患者轉運中心”
雖然跨地區轉院并沒有成文規定,但主管部門強調,他們鼓勵各醫院根據自己的實力來做這項工作,在實際操作中,鄭州的醫院也有這方面的探索,甚至即將成型。
昨日,鄭大一附院醫務處處長茍建軍介紹,他們醫院專門成立了“急危重患者轉運中心”,1月15日正式運作,而在1月3日晚上去新鄉接浩浩的救護車,就是為這個中心剛配備的高性能救護車。“中心還未完全組建好,浩浩是第一位跨地區接診的患者,第二天又從同一家醫院接來一位危重病人”。DF
網友聲音
患者家屬真心需要渴望及早實現
對于早日實現120急救跨地區救護無障礙,網友也有話要說。
網友@今夕何夕:市地的醫療水平有限,救護車跨地區接轉危重病人,患者家屬真心需要,渴望及早實現。
網友@二十而立:在制度面前,人命更重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全面的制度都抵不過隨時會發生的狀況,目前雖然沒有救護車跨地區接轉危重病人的規章制度,但能不能在現行的規定面前,給予彈性發展?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