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省采購,全國比價,醫保局發布耗材治理方案
目前,14省際高值醫用耗材聯合聯盟的名單是:陜西、四川、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湖南、黑龍江、遼寧、貴州、廣西、海南、西藏。
聯盟內成員的一舉一動都關乎整體招采的節奏。
全面實施耗材分類采購、陽光采購
9月24日,甘肅省醫保局發布《關于落實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此改革方案是按照中央深改委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的總體思路來制定的。
主要目的是促進醫療、醫保、耗材三醫聯動,構建陽光采購和監管工作機制,降低虛高耗材價格,減輕人民群眾診療負擔。
從內容來看,涉及采購標準、準入規則、醫保支付等多個環節,要求落實的十分細致,全文總計近5000字,賽柏藍器械整理出其中要點如下:
全國各省比對,就低原則
方案指出,將完善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參考價形成規則。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高值醫用耗材均須在省內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平臺上網上議價采購、公開交易。
在價格方面,省級藥品采購機構通過采集和企業自主申報全國各省現執行的高值醫用耗材最低價,與本省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進行對比,通過價格區段管理形成本省醫療機構最高實際采購價,根據“就低原則”實施掛網參考價限價采購并動態調整。
由此可見,最低原則意味著,供應商最終供應的價格要比對全國各省的數據,以及省內的歷史采購數據才能確定。
議價,不得高于全國最低標準
在企業產品準入規則方面,方案指出,已在掛網目錄中未掛網的臨床必須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申報企業應根據臨床使用需求按要求向省級藥品采購機構報送企業和產品合規資質材料。
在價格上應低于省平臺同類品種掛網價,且不高于該產品全國各省現執行的最低價。
未在掛網目錄中的高值醫用耗材和新批準上市的應用新技術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醫療機構可根據基本防治學和循證醫學評價后,申請備案采購。
醫療機構應向省級藥品采購機構申請納入醫用耗材備案采購目錄,再進行網上議價采購。
支持國產耗材采購,取消加成
方案明確指出,鼓勵支持國產高值醫用耗材采購使用。為推動高值醫用耗材的國產化使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值醫用耗材提升核心競爭力,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審批通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醫療器械走“綠色通道”直接掛網。
在耗材加成方面,甘肅省已于2004年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高值醫用耗材銷售價格已按采購價格執行。
因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已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政策等方式消化平衡。公立醫療機構要通過分類集中采購、加強成本核算、規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
省際省內聯盟集中采購,談判降價
方案指出,對臨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臨床使用較成熟、使用范圍廣且競爭性強、多家企業生產的已掛網高值醫用耗材,積極探索省際省內聯盟按類別集中采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體開展帶量談判采購,促進實質性降價。
對于對采購金額高、臨床必需且競爭不充分的高值醫用耗材,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醫保準入談判或價格談判機制,促進醫用耗材降價。
同時,將選擇部分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通過醫療機構自主申報采購量,平臺自動收集匯總后同企業議價,實現量價掛鉤;探索跟單采購、續簽采購、委托采購和談判采購等新模式。
對于已通過醫保準入并明確醫保支付標準、價格相對穩定的高值醫用耗材,將實行直接掛網采購。
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管理,以量換價
文件規定,將實行醫保準入和目錄動態調整,建立完善省內高值醫用耗材基本醫保準入制度,實行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管理,形成動態調整機制。
具體來看,將及時增補必要的新技術產品,退出不再適合臨床使用的產品。實施高值醫用耗材醫保準入價格談判,實現“以量換價”。
同時,建立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企業報告制度。企業對擬納入醫保的產品需按規定要求提交相關價格、市場銷量、衛生經濟學評估、不良事件監測等報告,作為醫保準入評審的必要依據。逐步建立高值醫用耗材醫保評估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
制定醫保支付新規,動態調整
方案指出,將制定高值醫用耗材醫保支付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對于已通過醫保準入談判的,按談判價格確定醫保支付標準。對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高值醫用耗材,探索制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
同時,醫保基金和患者將按醫保支付標準分別支付高值醫用耗材費用,引導醫療機構主動降低采購價格。并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參加聯盟采購,開展談判議價,對降低的總醫療費用不調低當年度醫保預算總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省際省內聯盟集中帶量采購、談判采購和醫保準入談判采購的價格作為醫保支付標準,醫保基金按支付標準進行結算。
確定重點治理品種,將實行DRG
在耗材規范使用的要求上,方案指出,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加強對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實際采購量的監管。
同時,將加快推進按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公立醫療機構“結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促進醫療機構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內化為運行成本,主動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使用。
堅持控制醫療費用與規范醫療服務質量并重,結合臨床路徑管理,合理制定按病種付費方案,擴大按病種付費的覆蓋范圍,加大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促進醫用耗材規范使用。
耗材編碼落地,建立全過程監管平臺
方案指出,將統一使用國家標準編碼體系,建立省級醫用耗材編碼數據庫并開展動態維護;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和國家醫用耗材編碼標準在招標、采購、流通、使用、結算、監管等領域的銜接應用,實現采購平臺、醫療機構、醫保經辦機構之間的信息互通。
在監管方面,將建立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測和集中采購管理平臺,探索對醫用耗材招、采、配、用、管全鏈條閉環管理,加強統計分析,強化對公立醫療機構采購數據和價格的監測分析。
在與醫保的連接上,將做好與醫保支付審核平臺互聯互通,建立部門間高值醫用耗材價格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強化購銷價格信息監測。
【來源:賽柏藍器械 整理:米克】

相關閱讀
- 低值耗材帶量采購向省級蔓延,陜西、河北兩大省布局2020-12-10
- 醫械行業大整治來了!多省成立職業化醫療器械檢查隊伍2020-05-28
- 定了:3100余家醫院組團,耗材價格聯動2020-04-20
- 全省耗材兩票制,定了2020-01-17
- 嚴整這些耗材,各類各級醫院都要參加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