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醫械創新融資謀市場——第67屆醫博會上傳出最強烈訴求
科技部有關官員透露,目前正在加緊準備推出“新三板”,相關材料已經上報國務院;證監會還將推出區域性的股本轉讓市場,讓科技創新性強,又缺乏相對應產權抵押的企業可以融資、轉讓、流轉
4月17日,以“創新科技,智領醫療”為主題的第6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在深圳隆重開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蓬勃之勢再次在12萬人的興奮和忙碌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在醫療資源需求和醫療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國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都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業務增長,醫博會依舊受到各大廠商的極大重視,超過2600家國內外品牌廠家布展,16個國家組團參展。
而隨著醫療資源均衡分布目標的不斷推進,各級醫療終端產品需求也促使不同廠家形成不同的角逐路線,在本土企業進軍高端醫院的同時,部分外資企業卻向一二級醫院市場延伸。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在于中小醫療企業的創新和融資環境的優化,尤其是“新三板”或將在年內推出的相關資訊最為吸引企業負責人的眼球。
隨著產品技術不斷升級、企業競爭愈發成熟,以及行業配套政策趨于完善,醫療器械行業正如業界預期,在升級中快速發展。
行業快速發展
盡管中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在1000多億元,但是隨著新醫改的直接推動,以及依靠成本優勢和研發積累提升產品鏈地位,在不斷增加醫療費用支持、日益提升消費能力和健康意識等積極因素推動下,機構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20%~30%。
在市場容量快速增長,以及當前國家正在推進的醫療資源均衡分布可能帶來的商機吸引下,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正成為影響全球企業競爭格局的關鍵市場,受到全球廠商的重視。
據國藥勵展提供的統計數據,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及相關服務展覽會,本屆展覽會展出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展位數量達到6000個。GE、西門子、飛利浦、新華、邁瑞、東軟、萬東、銳珂、魚躍、安科、島津、上醫、普朗、富士、阿洛卡等醫療行業知名企業悉數參展,參展企業達到2600家,16個國家組團參展。
據國藥勵展統計,會議期間共有約600項最新醫療技術或產品發布,其中,西門子、東軟、雅培、藍韻、國藥器械、華潤醫療、新華醫療、邁瑞、日立醫療等數十家企業均在展會期間發布上市了最新產品。
競爭分業
記者在展館了解到,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的市場競爭,已經逐漸顯現出領域融合和終端分割的雙重屬性。
一方面,本土領軍企業在醫療設備及軟件系統領域紛紛取得突破,目標瞄準被跨國公司壟斷的產品領域。比如東軟醫療在展館現場向全球市場正式推出其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臺64層螺旋CT;深圳邁瑞更是一口氣推出了最新的DC-8高端彩超、SynoVent
E系列呼吸機等產品,展示了多款即將上市的產品;藍韻等一批軟件技術企業也紛紛開發了Pacss技術的相關產品介入高端市場。
邁瑞副總裁冀強說,經過近幾年的技術發展,本土企業產品在質量和技術方面都能夠滿足中低端市場的需求,未來有實力的民族醫療器械企業最重要的目標是打進高端市場,顯示出本土醫療器械的生產研發和設計水平,逐漸打破跨國公司在我國高端大型器械及尖端軟件領域一手遮天的局面。
另一方面,大批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廠商專門針對中低端市場開發了系列產品。國藥勵展統計表示,展會期間將有數百種基礎醫療新產品集中上市,其中絕大多數是針對二級醫療機構推出的經濟型解決方案,以適應基層醫療機構的經濟能力。
比如GE公司在展會期間推出的13款新產品中,就有8款產品是針對基層醫療市場的,包括CT、X光機、超聲儀、心電儀、監護儀、呼吸機等。
富士膠片網絡醫療產品事業部運營總監鄧力告訴記者,跨國公司非常看重國家大力發展基層醫療所帶來的機會,尤其是二級縣醫院新增設備和陳舊設備更新升級的巨大需求。那些質量好、功能簡化、價格適中的產品將會引來巨大的需求,也是目前企業發力的方向。
關注創新融資
目前,盡管部分本土企業已經在其所在領域全球領先,但是中國上萬家醫療器械供應商更多的是中小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發展了,才能真正帶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輝煌時代。
扶持中小企業創新、融資的具體措施,正是記者在本屆醫博會各大論壇上聽到的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而在醫博會期間,關于融資創新領域的主題論壇就有3個。
在18日舉行的“醫療器械產業科技金融和創新論壇”上,科技部有關官員透露,目前正在加緊準備推出“新三板”,相關材料已經上報國務院;證監會還將推出區域性的股本轉讓市場,讓科技創新性強,又缺乏相對應產權抵押的企業可以融資、轉讓、流轉。
西部證券代辦股份轉讓部總經理程曉明透露,“新三板”主要服務于高科技企業,股東人數將來也可突破200人,以活躍市場交易,增強流動性。他認為,“新三板”上市的企業在未來兩三年內將達到幾千家,其中醫療器械行業將明顯受益,具有融資需求的企業要及時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