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產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形勢研究分析
國產醫療器械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不足1/3,有三成醫療器械企業缺乏自主生產能力。國內醫械何去何從呢?
無論是從醫療器械產業,還是從保健器械產業反饋的信息來看,都存在企業規模小、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同時,缺乏規范行業健康發展的法規。行業人士認為,政府應嚴格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現象,同時出臺多方面政策鼓勵創新,這樣才能讓民族品牌在和國外品牌的競爭中,走向正確的方向。
國內品牌失意高端醫療器械市場
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相關制造企業數量超過14000家,其中99%為民營企業,但是目前國產醫療器械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卻不足1/3.
僅就醫療器械產業看,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有3000家左右,但是大多規模較小,市場支配力有限。而據中國保健協會對保健器械行業的最新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2152家企業,能搜集到營業數據額的有778家,其中,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32家,僅占3.98%,營業額1000萬元到一億元之間的有270家,占34.7%。
國內最大的保健醫療器械企業為廣東紫微星實業有限公司,年銷售額2.54億元。而相比之下,國外保健器械在國內攻城略地,占據高端市場。據統計,目前國外保健品企業在國內所銷售的保健器械超過500種,近五年的年銷售額以平均12%的速度增長。在100名購買保健器械的國內消費者中,大約15名購買了洋品牌。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姜峰認為,醫療器械行業只有邁瑞、威高等少數幾家龍頭企業,像瑞德這樣的創新企業規模都不大。醫療器械企業做不大,主要是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國內企業在研發上常常有短期行為,總是想去模仿當下銷售得好的產品,習慣在仿制中創新。但是想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有原創的技術,不管是購買還是研制。另一個方面,高等院校的研發和產業銜接存在障礙。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科研院校在生物學工程方面專利的轉化率可能只有6%左右。
冀望于政策扶持
不過,在我國,無論是醫療器械產品還是保健器械產品,都存在廣大的市場。比照國際健康器械市場,我國健康器械產業還存在巨大發展空間。在發達國家,與健康產業相關的產值占GDP的8%~15%,而我國僅占2%不到;醫療器械在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方面,美日歐達72%,我國民族工業產品僅占3%。

相關閱讀
- 集采擴圍通知:IVD試劑、大型設備、介入類…2023-05-09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今后6年市場前景預測2017-06-28
- 各省醫療器械市場排行榜、醫藥批發百強榜(2016年)2017-06-15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何時才能實現進口產品代替2017-05-03
-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鏈及市場現狀分析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