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影響醫療界的10個重磅政策!
2017,是醫改的落實年。這一年,出臺了諸多醫療改革政策,這些政策,正在影響著每一位醫療圈人士。
年關歲尾,溫故知新,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17醫療圈都出臺的這些大政策,這些政策將直接影響著我們明年的工作,身在圈子里我們都不得不知。
個體診所大放開,公立醫院可合辦私立醫院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為了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凡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指明了鼓勵社會力量辦醫的重點方向,包括運營高水平的全科診所,打造骨科、腫瘤、精神、康復、護理等??萍毞诸I域的醫療集等。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可合理放寬規劃預留空間,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公立醫院藥品、耗材零差價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除中藥飲片外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補償。
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要“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繼若干地方零散地取消耗材加成之后,耗材零差價將要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衛計委批準制定十類獨立醫療機構
2017年8月8日,衛計委出臺了《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通知》,推出了衛生計生領域多項重點改革措施,在獨立醫療機構設置方面在已經批準、制定五類獨立設置機構基本標準及管理規范的基礎上又設立了五類單獨設置的機構。
從此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中小型眼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都可以作為獨立醫療機構開辦了。
而隨著社會辦醫的起步,這十個專業的人才也畢竟更加緊俏。
“兩票制”促醫藥行業大“洗牌”
2017年1月,國家衛計委發布《印發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明確,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逐步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要率先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為“兩票制”落地創造有利條件。要打破利益藩籬,破除地方保護,加快清理和廢止在企業開辦登記、藥品采購、跨區域經營、配送商選擇、連鎖經營等方面存在的阻礙藥品流通行業健康發展的不合理政策和規定。
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2017年11月15日,國家衛計委正式公布了《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并于12月1日起施行。
從此,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范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后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開辦只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中醫診所由審批制正式改為備案制,且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經注冊后有3年執業經驗即可申請開辦診所。
在職醫師可以申請開辦醫院、診所
今年2月,衛計委修訂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的部分條款,取消“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限制。
修改后,《實施細則》關于醫療機構設置申請人的條件,將重點圍繞醫療質量和安全,注重審查申辦者的辦醫條件和資質,有利于充分發揮醫師專業技術優勢,調動醫師自主創業積極性。
國家醫保目錄更新,26類中藥注射劑基層被限
2017年2月,人社部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目錄對26類基層常用的中藥注射劑做了限制——只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才能使用。
具體藥物包括:雙黃連注射液注射用雙黃連(凍干)、清開靈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苦黃注射液、193參附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參注射液、丹紅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紅花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三七皂苷注射制劑、燈盞注射制劑、冠心寧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銀杏葉注射制劑、瓜蔞皮注射液、腎康注射液。
醫師“一次注冊、區域有效”
2017年2月2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并于4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
其中突破性的改革就是將醫師執業地點由過去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修改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所在地的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執業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省級行政區劃,執業助理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縣級行政區劃,實現“一次注冊、區域有效”。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執業以合同(協議)為依據,確定一家主要執業機構進行注冊,其他執業機構進行備案,執業機構數量不受限制。
醫藥控費提速
國務院印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17年,我國將破除以藥補醫,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將降低到30%以下,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國家控費政策對公立醫院是一劑從外向內改革的“強心針”,倒逼醫院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避免大處方、大檢查等,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颊呖床≈С隹傮w降低,是醫改系統化改革帶來的綜合感受。控費政策也并非一蹴而就,還需要更精細的完善指標考核體系,讓控費考核體系更加精準,加強聯動、綜合施策。
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了三個方面共20項重點改革任務。
一是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共13項改革任務:制定醫院章程,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提高醫院運行效率等。
二是建立健全醫院治理體系,共4項改革任務:明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舉辦職能,積極探索公立醫院管辦分開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統籌履行政府辦醫職責,把主要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導、管規劃、管評價上來等。
三是加強醫院黨的建設,共3項改革任務: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社會辦醫院黨組織建設,在批準設立社會辦醫院時,要堅持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同步開展。
可以說,2017年這些重磅政策實施后,我國的醫療格局將會發生很大變化,2018年對我們所有醫療圈人士也必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