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基金業績首尾相差超60% 醫藥類產品排名靠前
分化的A股市場行情,使得公募基金業績分化加劇。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上半年包括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在內的有業績統計的超過3100余只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平均業績為-7.97%,首尾相差超過60%。
上述基金中,排名位于前列的產品基本上均被醫藥類基金包攬,而重倉軍工、電子等新興產業基金排名較為靠后。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不已,僅有醫藥、消費等少數板塊表現搶眼,金融、地產、電子等板塊均向下調整。
醫藥主題基金表現搶眼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包括普通股票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在內的660余只有業績統計的股票型基金中,平均收益率為-10.95%,其中,僅有60只基金收益為正,不足全部基金總數的10%。與此相應,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及偏債混合型基金在內的有業績統計的2500余只混合型基金中,平均收益為-4.99%,其中,658只基金收益為正,接近總數的四分之一。
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最好的基金分別為富國精準醫療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富國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及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混合等,其業績分別為27.65%、24.43%、23.33%、21.97%、21.39%。
業績墊底的5只基金上半年業績分別為-32.86%、-31.99%、-28.41%、-26.93%、-25.92%。從今年以來業績分化的情況看,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基金業績首尾差距高達60%。
此外,由上述基金持倉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基金基本被醫藥類基金所包攬,前述5只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中,截至一季度,富國新動力靈活配置基金前十大持倉中,基本為清一色的醫藥股。
事實上,除了上述5只基金外,排名靠前的基金基本均被醫藥類產品所占據,包括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農銀醫療保健股票、大摩健康產業混合、中海醫藥健康產業精選靈活混合等。
行業表現分化是主因
業內人士表示,導致今年基金業績嚴重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業表現分化。今年以來業績居前的基金大多重倉了醫藥行業,業績較差的基金大多重倉了金融、地產、電子等行業。
“去年上半年重倉家電、白酒的基金高歌猛進,中小創、軍工主題基金跌幅深。今年上半年,還是消費主題基金的天下,只不過從白酒、家電變成了清一色的醫療。”滬上一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感嘆,如果上半年基金沒有重倉配置醫療股,不要說進不了業績排行前列,就連中游水平估計都達不到。
Choice數據顯示,年初以來,27個東財一級行業指數中,僅休閑生活、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上半年收益為正,其余24個指數收益均告負,其中互聯網指數跌幅最大,達27.07%。
以年內業績墊底的滬上某銀行系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為例。根據該基金定期報告,今年一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部更換了一遍,買入光大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股,還買入了中興通訊。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不追高買入某些板塊,僅僅在熊市中根據行業比例均衡配置,其業績表現不至于墊底。從該基金的業績表現看,很有可能是高位追漲金融股,此后金融股的糟糕表現以及“踩雷”事件,導致其業績受到嚴重拖累。
【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閱讀
- 醫藥股金融股再受捧 主題基金回暖2018-08-29
- 醫藥基金業績依舊領跑 風格恒定至關重要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