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機打印的人耳模型注入膠原蛋白凝膠后生成人耳
發布時間:2013/2/25 10:59:51
據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20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卷》上發表報告稱,他們將含牛耳細胞的凝膠注入用3D打印機打印出的人耳模具,培育出功能和外表均與正常人耳相似的人造外耳,該外耳可用于先天畸形兒童的器官移植。
研究人員首先用快速旋轉的3D相機拍攝數名兒童現有耳朵的三維信息,然后將其輸入計算機,3D打印機會據此打印出耳朵模具。研究人員隨后在模具中注入特殊的膠原蛋白凝膠,這種凝膠含有能生成軟骨的牛耳細胞。此后數周內,軟骨逐漸增多并取代凝膠。3個月后,模具內出現一個具有柔韌性的人造外耳,其功能和外表均與正常人耳相似。
目前,醫學界使用的人造耳朵主要成分為泡沫聚苯乙烯或患者人體肋骨組織。前者質感與人耳差異較大,后一種方式既困難又令患者十分疼痛,很難制成既美觀又實用的人造耳朵。研究人員認為,利用3D打印,能夠幫助失去部分或全部外耳的人士個性化定制人造耳朵。
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利用患者自身的耳朵培育足夠多的軟骨,3D打印人造耳朵并移植。他們認為,軟骨可能是最適合3D打印技術的人體組織,因為軟骨內部不需要血液就能存活。
所謂3D打印,其工作原理與傳統打印原理類似,主要區別在于3D打印機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3D打印機不用紙或墨,而是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激光掃描、材料熔融等技術,使特定金屬粉或可塑性高的材料熔化,并按電子模型圖的指示一層層疊加“鑄造”起來,最終把電子模型圖變成實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