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降價,北方最大聯盟來了
1
從3+6變成3+N
今日(10月9日),山西省藥械集中招標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做好京津冀“3+N”人工晶體類聯合帶量采購中選產品購銷合同簽訂相關工作的通知》,據賽柏藍器械觀察, 此前的說法一直為3+6,目前最新的文件內容為3+N。
近期,據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官網消息,“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藥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了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聯合帶量采購競爭方式擬中選結果。
醫療器械領域的 3+6 已經徹底落地。
據官方消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醫療保障部門簽署了《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合作框架協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山東同步跟進。
業內很多人認為4+7的方式適用于耗材將水土不服,但官方的正式通知已經正式下達,大幕已經拉開。
關于3+6,此前,據天津醫保局消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醫療保障部門在津簽署了《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合作框架協議》,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內蒙古等地醫療保障部門負責人出席。
據悉,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是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及積極推進《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的一項重要舉措。
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帶量采購作為全國第一家跨省帶量采購區域聯盟得到了國家醫保局充分肯定,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內蒙古等地也表示要積極跟進,參與開展聯合采購,建立以京津冀合作為基礎的北方采購聯盟,形成“3+6”聯合采購新模式。
2
量越大、價越低
先摸底,再談判,量越大,價越低是大趨勢。3+6怎么操作,其中的一省“黑龍江”目前已經信號傳出。
據生活報披露,記者從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9省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與,鼓勵部分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自愿參與。
具體來看,九省醫用耗材聯合帶量采購,將從眼科人工晶體類耗材開始,明確梳理在9省公立醫療機構有實際交易的,人工晶體類耗材企業產品“單價”、“采購量”,先摸底再談判。
“量越大,價格越低。通過集成區域整體使用量,使采購量更大,企業對產品的預期銷售值就更高、更準確,降價空間就越大。”
此前,京津冀聯盟明確首批要執行帶量采購的高值醫用耗材,主要包括人工晶體類、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關節、其他臟器介入替代等醫用耗材。
根據藥品“4+7”帶量采購的情況和反饋,價格斷崖式下跌、仿制藥企業洗牌、醫藥代表岌岌可危等等已是常態。在帶量采購這一優勝劣汰的強機制下,高值耗材恐將難以逃脫同樣的命運。耗材帶量采購“3+6”,這一跨省大范圍聯合帶量采購,和“4+7”并無本質區別。
可以說“以量換價”、“醫保支付”是國家醫保局在耗材“帶量采購”過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大范圍跨省聯合帶量,又為全國醫用耗材價格統一采集奠定基礎。“一省掛網,全國可采”的時代將逐步到來。
9月15日,據央視《朝聞天下》報道,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在天津組織召開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啟動會,冠脈支架是首批帶量采購品種。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全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其中高值耗材1500億。經過兩年工作,藥品集中采購已經進入常態化,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價格高和集中采購改革明顯滯后,如果高值醫用耗材不加以改革和突破,就不能整體改造醫藥領域生態。
這意味著,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將全國鋪開,品種也將越來越豐富。
對于目前藥械領域的改革情況,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指出:必須斬斷原有銷售模式對中國行業發展的影響,真正通過成本的比拼、質量的競爭、創新的引領,來催生中國規模發展、優勢發展。
9月11日,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消息,近日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座談會已召開,研究部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來源:賽柏藍器械 】

相關閱讀
- 擴圍|京津冀“3+N”聯盟集采計劃公布2024-05-15
- 2024首輪|京津冀“3+N”耗材集采正式啟動2024-03-27
- 耗材“3+6” 官方最新消息來了2020-09-21
- 耗材3+6 ,落地!2020-07-29
- 最新!9省聯合耗材談判,中標價格公布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