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錐切術在CIN中的診斷和治療價值
摘要:目的 評價宮頸錐切術在CIN中的診斷和治療價值。
方法:回顧分析22例宮頸錐切術患者的細胞學、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結果、頸管診刮、宮頸錐切病理及子宮切除術的病理結果,同時分析了并發癥的防治及隨診TCT的結果。
結果:宮頸錐切術的病理結果與陰道鏡活檢的病理結果相符者10例(45.5%),較活檢病理結果重者5例(22.7%),較活檢病理結果輕者7例(31.8%),7例CIN Ⅲ(包括CIS)保留生育功能,術后每3個月隨診TCT均陰性。術后出血8例(36.4%),宮頸粘連狹窄5例(22.7%)。足月分娩1例,早孕行人流術1例。
結論:宮頸錐切術在CIN的診斷中能明確病變程度,決定下一步處理方式,對年輕有生育要求的CIN Ⅲ(包括CIS)患者是一個合適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宮頸錐切術 CIN 診斷 治療
宮頸病變是婦女常見疾患之一,其最嚴重的情況是宮頸癌。近年來,年輕宮頸癌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CIN即宮頸上皮內瘤變包括宮頸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宮頸癌發生的連續發展過程,也是宮頸癌防治的重要階段。宮頸錐切術在宮頸病變的診斷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時有一定治療價值,尤其是對年輕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
1、一般資料
22例均為我院收治的宮頸錐切術患者,年齡25~52歲,平均40.4歲,其中≤30歲3例,≤40歲10例,>40歲9例。本組未育7例。細胞學檢查(巴氏或TCT):巴氏Ⅲ級1例,巴氏Ⅳ級2例,巴氏Ⅴ級1例,ASCUS 3例,Lsil 2例,Hsil 13例(CIS 3例)。陰道鏡檢查(Reid評分):CINⅠ 2例,CINⅡ 6例,CINⅡ~Ⅲ 9例,CIS 3例,早期浸潤癌2例。
陰道鏡下活檢病理結果:炎癥1例,CINⅠ 1例,CINⅡ 3例,CINⅡ~Ⅲ 8例(累腺1例),CINⅢ 6例(可疑早期浸潤2例,累腺2例),CIS 3例(可疑早浸1例,累腺2例)。
頸管診刮術2例,病理結果:炎癥1例,CINⅡ~Ⅲ 1例。
2、方法與結果
2.1、宮頸錐切術指征:(1)細胞學檢查與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病理結果不符;(2)可疑早期浸潤癌及宮頸管病變。(3)CINⅢ的治療(包括CIS)。
2.2、宮頸錐切術方法:靜脈麻醉下,碘染后切除病灶外0.5cm,錐高延伸至頸管2~2.5cm,宮頸兩側用Dexon線8字縫合,宮頸管內填塞碘仿紗條,術后72小時取出。
2.3、病理結果:炎癥2例,CINⅠ 2例,CINⅡ 2例,CINⅡ~Ⅲ 6例(累腺3例),CINⅢ 6例(累腺3例早浸1例,累腺+CIS+早浸1例)CIS 3例(累腺1例,早浸2例),浸潤癌1例(4°浸潤深度0.6cm)。宮頸錐切術后48小時內行子宮切除術8例,其中殘存病灶3例,廣泛子宮切除1例,病理為CIS。
2.4、并發癥與隨診:本組出血8例(36.4%),需要處理2例,經陰道沖洗及紗布填塞治愈。宮頸粘連狹窄及宮腔積血5例(22.7%),4例行宮頸擴張術,1例因宮頸口緊密粘連于陰道壁而行手術分解粘連。術后足月分娩1例,早孕行人流術1例。術后隨診時間7~21個月,每3個月查TCT,均未見異常。
3、討論
3.1、宮頸錐切術在CIN中的診斷價值:文獻報道,陰道鏡下活檢的準確性達66~84%[1],但本組資料僅10/22(45.5%)宮頸錐切病理結果與陰道鏡活檢病理結果相符,而5/22(22.7%)較活檢病理結果重,7/22(31.8%)較活檢病理結果輕。這是由于CIN呈多中心病灶,陰道鏡取材有限,容易造成漏診,延誤診斷,或因過高診斷造成治療過度,或因過低診斷而造成治療不足。宮頸錐切術能夠明確病變程度,有無浸潤及浸潤范圍,從而決定下一步處理方式。對可疑頸管病變而陰道鏡檢查不滿意且頸管診刮陰性者,亦可行宮頸錐切術明確診斷。
3.2、宮頸錐切術在CIN中的治療地位:Spitzer認為95%CIS施行宮頸錐切術是合適的,宮頸錐切術治愈率達97%。如錐切標本的邊緣無殘存病變,則認為治療已足夠[2]。本文資料因CINⅢ(包括CIS)而保留生育功能者7例,術后病理切緣干凈,每3個月隨診TCT均陰性。近年研究表明,只要浸潤深度<3mm,且無血管、淋巴間隙受累,都可用宮頸錐切進行治療,若邊緣切凈,可不必附加其它治療,密切隨診即可[3]。故對年輕有生育要求的CINⅢ(包括CIS)患者,宮頸錐切術是合適的治療方法。
3.3、并發癥的防治及隨診的重要性:宮頸錐切術是很講究的不可忽視的手術,為了避免病變的殘留,應選擇適當的錐切范圍。可在陰道鏡或碘染下進行手術,一般應切除病灶外0.5cm,錐高延至頸管2~2.5cm,包括鱗柱交界部位[4]。可依年齡、生育要求、病變范圍及級別,還有隨診條件等綜合考慮,做到個體化。本文資料宮頸錐切術后有8例行子宮切除術,仍有3例殘留病灶。為減少術后出血發生,縫合時應注意止血。術后出血一般經保守治療有效,否則須再次手術或切除子宮。
術后隨診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應了解月經是否通暢,及時行擴張宮頸處理;避免宮頸狹窄及宮腔積血發生。由于CIN是一個病情發展過程,應注意隨診TCT,有異常者及時陰道鏡檢查及活檢,必要時切除子宮。

相關閱讀
- ASCCP新指南解讀9:CIN的處理原則2018-06-19
- 凱雷投資集團接近收購強生醫療診斷業務2013-12-26
- LEEP刀宮頸錐切術聯合鞣酸小檗堿膜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200例的療效觀察2011-11-11
- 宮腔鏡診斷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臨床分析2011-09-28
- 陰道鏡診斷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應用價值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