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醫療必將站上未來牛市風口
中國經濟整體增速放緩。傳統的依靠政府投資和地產拉動經濟的模式已不可持續,傳統經濟結構和商業模式陷入發展困局。為此,中國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迫切需要發展養老醫療等生產性和消費性服務業,通過第三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通過新的商業模式來擴大需求,增加有效供給。
當下,要想徹底走出經濟困局,依靠資本市場來完成經濟轉型成為良方。
依靠資本市場,就必須建設好資本市場。只有基于活躍的二級市場交易,才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對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資本市場建設的相關政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未來牛市重現時,養老醫療相關行業一定存在于朝陽行業中。
共贏需多方努力
中國資本市場大發展是歷史趨勢。其中影響因素很多,需要監管層、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的共同努力。
監管層需要進行制度供給,保證資本市場的透明與公正。制度供給的核心在于機制的設計要引導約束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等市場參與者行為,實現收益回報的共贏。此外,監管層各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也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降低因協同不利而產生的市場波動。
機構投資者要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緊密配合國家經濟的戰略轉型。考慮到眾多上市公司均有國資背景,更要做好企業的市值管理,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作出貢獻。圍繞上市公司所屬行業,提供戰略管理咨詢,通過高管增持、員工持股、股票質押、定增基金、并購基金等方式,幫助解決企業轉型中的規劃、融資、發展問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中小投資者應提高對風險的認識。不少中小投資者不具備風險識別能力,短期的投機往往被套牢,變成長期的錯誤投資。與其如此,不如真正地投資價值成長型上市公司,獲利概率反而遠遠高于短期投機的收益。中小投資者要想長期獲利,須將風險控制放在核心位置。否則,在掌握信息優勢和專業優勢的機構投資者面前,將毫無競爭力。
中小投資者的歷史機遇
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牛市,都不同程度解決了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困難。“股市是國民經濟發展晴雨表”的表述并不準確,是國民經濟發展預期的晴雨表才是正確的表述。炒股炒的不是歷史,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的預期,當預期實現,股價的趨勢會衰減。
未來牛市重現時,養老醫療相關行業一定存在于朝陽行業中,這是由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下的強大需求決定的。主營業務收入呈現快速穩定增長的企業,值得重點關注。最佳的投資方式是找機會參與一級市場優質公司的股權投資,并在二級市場牛市來臨后,伴隨解禁而退出。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于大發展的前夜。投資者當以戰略發展的大格局和視野來看待資本市場,不計較短期得失,才能從容面對,運籌帷幄。

相關閱讀
- 醫療保險新方法:免費提供可穿戴設備 完成目標還有獎勵2016-03-04
- 國務院力促醫養融合 養老醫療站上萬億風口2015-11-12
- 美國保險公司將多家基因檢測產品納入投保范圍,中國還有多遠?2015-08-25
- 大病醫保落地:哪類醫械產業終將獲利2015-08-05
- 五大因素驅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