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要大變局,醫療器械廠商受沖擊
10月11日,安徽省連發兩個文件:《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合肥、蚌埠、滁州市開展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通知》。
醫改先進分子安徽省終于也要搞醫保管理體制改革了,強化醫保在“三醫”聯動改革中的關鍵性作用。
而且,安徽的文件不僅是提出要搞,還定的有時間表、有具體實施路徑,是要直接落地的。
醫保管理體制改革可以說是目前最有沖擊力的改革方向之一了,有其全國首創者福建省的先例可循,藥械廠商要做好在安徽省直面沖擊的準備了。
安徽要推行的醫保管理體制改革分省級和市縣兩個不同層級,參照“福建模式”,但又有所不同,獨具特色。
省級也要設省醫保委和省醫保辦,將原本分屬多個部門的醫保職能整合到一家。
與“福建模式”相比,安徽省級這個層面上,省醫保辦還沒將藥械集中采購配送、藥價管理等職能直接整合進來。省醫保辦的主要職責還是醫保相關事務。藥械集采,還是省衛計委家的事。
又但是,此時沒整合,并不代表將來不會整合。
在省級改革的同時,安徽省也要在市、縣級推行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首批試點的是合肥、蚌埠、滁州市及其所轄縣(市、區),今年12月底前,各市就要按新體制運行。
從文件精神來看,試點出經驗后,全省是要全面推進改革的。安徽省醫保辦的主要職責中也有一項,是“指導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推廣試點地區改革經驗”。
3個市的試點經驗最終將全省推廣,那么3個市要如何試點呢?(各縣參照市里做法)
試點市成立市醫保中心,實行醫保經辦體制“三保合一”,市醫保中心委托市財政局管理,承擔醫保基金的征繳、管理和支付工作。
在整合醫保行政管理職能的基礎上,將人社部門的醫保管理職責,衛計的藥械集中采購、配送管理職責,民政的城鄉醫療救助管理職責,物價的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管理職責,以及規劃和組織實施全市醫改(醫保)信息系統建設職責,統一交由市醫改辦承擔,實行集中管理。
這就跟“福建模式”一樣了,將藥械集采配送、藥價管理與醫保結算支付劃歸一個機構管理,結束“九龍治水”、提升醫保運行效率。
對“福建模式”,業內企業應該予以重視,更因為其所推行的醫保限價支付采購模式,醫保直接到招標采購環節來殺價,降價幅度太大了。
“安徽試點模式”將各種權限集中到了“市醫改辦”,不叫“市醫保局”,但大家可以對比下兩省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置情況,安徽的權限其實上收得更徹底,到了市(省)政府手里,實行“統一領導、多部門協同、上下聯動”。
而且,安徽搞醫保到招標采購環節來殺價,也算是有先例的。藥品有個醫保支付參考價,高值耗材今年內也是曾有官方消息說是要探索實行醫保支付參考價的。一直在注意相關政策,沒想到先出來的是醫保體制改革新政。
安徽本就在耗材集采上走在前列、敢于創新,在醫保管理體制理順、新機制開始運行后,適時推出安徽版的醫保支付采購政策,一點也不會讓人意外。
屆時,也許耗材廠商在安徽省內會面臨三重殺價沖擊:集中采購降個價、醫保來降個價、醫聯體啥的再降個價?
這也僅是直接能看到的沖擊的一部分,醫保體制改革的落地,其影響會是多方面而且深遠的。
改革之后,超脫于人社和衛計等部門之外的新機構,從理論上也是更便于對醫院和醫生的醫療行為進行監管的,醫保的懲戒和控費作用都會大大強化。
(“安徽模式”下,省醫保委主任由常務副省長兼任,省醫保辦主任選配正廳級干部擔任,且設在省政府辦公廳,市醫改委主任由市長單位,市醫改辦設在市政府辦公室,設主任、專職副主任各1名。這機構就不是任何單一職能部門能說了算的。)
“安徽試點模式”還有個看點:監管職能大整合。
文件鼓勵各試點市整合劃轉相關部門的監督職責,設立市醫改監督稽查局,與市醫改辦合署辦公,負責監督檢查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醫保基金管理與結算、藥械采購和醫療服務價格等政策執行情況;監督管理醫保范圍內醫療服務行為,稽查稽核醫療費用;受理醫保、藥械采購和醫療服務價格等方面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舉報,依法調查處理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這個醫改監督稽查局,權限很大啊,直接盯著各個部門是否不作為、亂作為。

相關閱讀
- 政府工作報告出爐!2018年醫改重點都在這了!2018-03-08
- 醫改創新典范三明市盯上醫療設備融資租賃了2017-08-03
- 又取消耗材加成,醫院虧損或轉嫁械企2017-02-16
- 醫用設備集采第一省:平均降價幅度30%以上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