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降價!產品在全國4年內的最低價,一個不放!
最近一個月,安徽省動作頻頻,不僅調整部分高值耗材限價,還要將臨床檢驗試劑掛網交易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又來一波全省范圍內的降價。
8月17日,七夕節,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沒空考慮牛郎會織女的事,而是忙著在該省藥采平臺發布通知,要將公立醫院臨床檢驗試劑掛網交易目錄與備案交易目錄做個“互動”,兩者相互轉入,然后引出新一波降價。
這份通知名為《關于開展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臨床檢驗試劑掛網交易目錄第一輪動態調整的通知》,首先,對于備案交易目錄產品申請轉入集中交易目錄,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備案交易目錄中含有外省省級中標價、掛網限價的產品,要求企業遞交自2014年以來正在執行的所有省級的中標價和掛網限價,最終結合安徽省公立醫院實際采購價,計算限價后納入集中交易目錄。
也就是說,價格要追溯至4年前產品在所有省份的限價,最后將外省中標價、掛網限價的最低價和安徽省各個醫院最近一次的實際采購價的次低價作對比,兩者中的低值作為最新限價。
轉入集中交易目錄的第二種情況是,對于處在備案交易目錄沒有外省省級中標價、掛網限價的產品,如果企業按照安徽省各醫院最近一次實際采購價的中位數價格下調 10%作為限價,遞交申請后,可納入集中交易目錄。
關于“中位數價格”,有一個背景需要了解。早在之前,安徽省就已經針對藥品和耗材均實行了帶量采購的改革。其中藥品是“16+1”模式,耗材是劃分為三大片區的模式。打個比方,帶量采購下,三大片區的公立醫院采購某種試劑的價格分別為4元、5元、6元,要想轉入集中交易目錄,則取中位數5元,然后再下調10%。
而對于集中交易目錄產品不同意當前掛網限價,企業可遞交申請,然后納入備案交易目錄。言外之意似乎是,不同意就等待吧。
說到安徽省藥品采購的“16+1”模式,此前都是在去年意見稿的基礎上試行。直到8月14日,安徽省衛計委發布《關于印發完善安徽省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品帶量采購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這一模式。即省屬醫院和市級綜合醫院牽頭(或醫保中心)分別組建采購聯合體,形成“16+1”個采購聯合體,進行藥品帶量采購。
雖然未提及“耗材劃分為三大片區的模式”,但當帶量采購獲得更低的藥品價格后,醫用耗材的降價潮也不遠了。
此外,一個月前,安徽省藥采平臺也發布調整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骨科植入類、血管介入類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產品限價的通知,新調整的限價自8月7日起執行,對限價確認中不同意限價的產品,自2018年8月7日起納入備案交易目錄。
還記得前幾天說的安徽省擠高值耗材水分的報道嗎,說的就是這事。安徽于今年6月啟動了骨科植入類和血管介入類兩大類產品限價調整工作,新限價較調整前限價平均降幅達13.27%,年節約資金約2.2億元。這是擠水分的動力所在。
擠完高值耗材擠檢驗試劑,下一步會不會再擠其他幾類高耗,或者部分低值耗材再一起擠擠,似乎可以預見。
【來源: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