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203次會議(“奧美醫療”)首發獲通過
被稱為醫用敷料“三巨頭”之一的奧美醫療要登陸A股。
近日,據證監會官網公布的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203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美醫療”)首發獲通過。按照審核安排,奧美醫療系2018年年內IPO審核的最后一單。
招股書顯示,奧美醫療成立于2002年7月,注冊地位于湖北宜昌枝江,注冊資本3.74億元,其主營業務是醫用敷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奧美醫療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用敷料生產商,2015年—2017年奧美醫療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5.85億元、15.58億元和17.11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約為1.57億元、2.48億元和2.34億元。
醫用敷料是醫療器械的一個細分子行業,產品包括紗布、無紡布、繃帶等醫用衛生材料。奧美醫療主要是為國際醫療器械品牌廠商,如美國強生等提供OEM服務,即“代工生產”。
奧美醫療此次IPO計劃募資5.98億元,其中3.54億元將用于醫用棉紗項目和醫用紗布項目建設,剩余2.44億元則用于醫用衛生非制造品項目建設。從招股說明書來看,項目瞄準的是新產品新技術,上市公司將通過購買土地、建立新的生產場地、新增先進的生產設備等,來滿足無紡布的生產需求。
在奧美醫療之前,醫用敷料領域已有公司上市在先。目前被稱為醫用敷料三巨頭的奧美醫療、穩健醫療、振德醫療已有一個上市成功。
2017年10月31日,穩健醫療首發上市申請被否。2018年4月12日,振德醫療登陸上交所,成為醫用敷料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奧美醫療則于2018年12月25日成功過會,拿下2018年IPO最后一單。
我國的醫用敷料企業大多數都是以出口起家。實際上,作為全球醫用敷料的生產基地,我國醫用敷料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占據較高的外包市場份額。以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為代表的業內領先企業,也均以外銷業務為主導。
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歐洲醫用敷料產能外包已達90%左右,美國產能外包約為60%。由于發達國家生產外包比例持續提高,我國目前已經是全球醫用敷料的生產基地,一共有超過4500家企業從事醫用敷料產品出口,主要為歐美發達國家提供OEM貼牌代工服務。
OEM貼牌代工服務,具體是指國內廠商負責生產產品,境外品牌商再貼上自己的商標進行銷售。但正是由于產品并非以自有品牌銷售,境外產品銷售毛利率明顯低于境內毛利潤。對于嚴重依賴出口的醫用敷料企業,是做OEM利潤少,不做OEM沒訂單。
三巨頭角逐資本市場,從公司招股書來看,三家的營業收入均已超過十億元。根據奧美醫療公布的招股說明書,2015年、2016年、2017年,其來自國際市場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87.53%、92.71%和96.67%。
其中,美國又是奧美醫療最大的市場。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分別為7.32億元、7.76億元、9.01億元,分別占整個營業收入的53.65%、54.47%和55.23%。
這也暴露出了行業高度依賴貼牌出口等弊病。
2018年12月25日,奧美醫療闖關IPO成功當天,經濟觀察報發布獨家報道《5年24起質量事故 奧美醫療是否涉嫌有意隱瞞?》,引發輿論關注。報道指出2014年至2018年,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披露了24起涉及到奧美醫療產品的質量事故。
FDA官網顯示,奧美醫療的24起質量事故,有4起屬于第二類“傷害/Injury”等級,14起屬于第三類“故障/Malfunction”等級,6起屬于第四類“其他/Others”。
更早上市的振德醫療似乎也存在類似問題。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7年,振德醫療一共遭遇12項行政處罰,具體包括藥品監管行政處罰3次、環保行政處罰3次、防安全行政處罰2次、稅收行政處罰1次、海關相關行政處罰1次、質監行政處罰1次。
上述處罰中比較嚴重的是,上市公司曾經三度因產品不合格受到藥品監管行政處罰,包括部分一次性手術敷料包(產包)的環氧乙烷殘留量不合格和部分醫用防護口罩的密合性不合格。
另外,IPO未獲通過的穩健醫療,從提交招股說明書起,就因在報告期內多次受到食藥監局、環保局、海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稅務部門、市場稽查局的處罰而被發審委詢問。
只能說,醫用敷料這一醫療器械細分子行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資料來源:經濟觀察報、挖貝網、渾水冷星、環球網,來源:賽柏藍器械綜合整理】

相關閱讀
- 8700萬半價收購,這家械企要超車?!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