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醫療器械企業 重視市場也要重視服務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前途不可限量。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家用醫療器械產業仍面臨瓶頸。那么,到底是哪幾個瓶頸呢?
“未來三年之內,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品牌將全面崛起。”在不久前于海南舉辦的博鰲健康產業論壇上,醫療器械生產商和經銷商對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充滿信心。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在變化,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開始了正面交鋒,國內企業不但要提供'硬設備’,還要像國外品牌那樣,學會提供'軟服務’”。
康復之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用醫療器械連鎖經營企業。該公司董事長柏煜對終端數據的分析為本土企業增添了信心:在血糖儀市場中,強生和羅氏等外資品牌占據六七成份額,國內品牌三諾和怡成已在局部地區獲得市場領先地位。
在血壓計市場上,魚躍醫療每7秒生產一臺血壓計,其產品在醫院血壓計設備中占70%,并且該公司已開始發力電子血壓計市場。在電子血壓計市場,全球最大的生產商歐姆龍占據我國60%的市場份額,第二名是國內品牌九安。在產量上,九安稱其已達到全球亞軍位置,在歐洲多個國家,其合作商獲得市場領先地位。在輪椅市場,國內品牌互邦的內銷量持續領先,魚躍則緊隨其后。在制氧機領域,魚躍目前占據國內市場60%的份額,且已開始自主生產壓縮機核心部件,排名第二的企業也是本土品牌。
“國內、國外品牌已開始正面交鋒。”在柏煜看來,競爭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渠道之戰向終端之戰的轉移,以前的銷售渠道是生產廠家-代理商、批發商-藥店 -顧客,而現在所有品牌都開始渠道加盟,廠家把精力投入到終端,與顧客直接接觸;二是從品質之戰到品牌之戰的轉移,在2010年以前,國內企業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品質,而在2010年后,業內出現了很多名牌,今后本土家用醫療器械品牌將在各種媒體上大量出現;三是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開始錯位競爭,在產品定位上各有側重。
本土品牌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08年魚躍醫療上市,2010年其市值達100多億元,演繹了國內家用醫療器械企業的“傳奇”。此后,九安醫療以及三諾生物的上市,令本土企業信心倍增。并且,本土企業通過承接外銷訂單,以及與國外廠家合作,正在不斷進步。“如制氧機,以前國內廠商只能攢機器,而現在一些企業已經有獨立的生產線。輪椅廠家也通過接手外銷訂單,實現了產品款式和功能的創新;血壓計的外銷訂單使得很多工廠實現了品質及設計方面的跨越……” 柏煜舉例說明。
然而,業內人士表示,本土家用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面臨三個瓶頸:一是老百姓的健康意識仍然不足;二是老百姓的經濟能力參差不齊;三是顧客的信任感亟須加強。對此,在“硬設備”之外提供“軟服務”,成為不少業內人士的共識。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數據,目前正在設法將這些資料變成服務增值的一部分,這是作為一個以家庭護理用品為主的醫療設備制造商必須考慮的問題。”魚躍醫療副總經理陳堅認為,“家用醫療器械企業應該像IBM那樣,從賣產品發展到賣解決方案。然而,搭建這一體系,需要整合醫療資源,也需要法律、法規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形成盈利模型,目前大家都在探索之中”。
“中國老齡化不斷加劇,家用醫療器械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然而,市場規模不可能無限制擴大,有一天輪椅、血壓計賣不動了怎么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國外制氧機生產商可同時為顧客提供家庭監護服務,如當病人出現呼吸困難時,系統會直接呼叫服務中心。通過增值服務,不但可以更有效地為病人服務,也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的利益增長點。
廣州南海凱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友峰對此表示,醫療器械是個性化需求很強的產品領域,例如,不同殘疾程度或不同老齡化程度的顧客應選擇不同的產品,這就需要大量專業導購人員提供服務。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指出,健康產業涉及所有旨在促進人們心理、生理、生活質量提升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市場交換的和家庭提供的全部相關活動;健康行為是醫療行動的先遣行動,先遣行動合適,可獲得最大的成本效益;而醫療是健康行為的最后一道防線,成本極大。健康產業應深入理解這一關系并將其貫徹到工作中。企業如果能以充分的研究數據證明使用某種醫療器械能有效降低病人的整體治療費用,那么將醫療器械納入醫保范疇,完全可能實現。
“在發達國家,醫療器械需求者可憑醫生處方直接去專賣店購買醫療器械產品。目前,國內企業也在努力推動醫療器械納入醫保范疇,這一天的到來對產業發展將是非常大的福音。”柏煜表示。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