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幫扶津冀四城 縮小醫療服務差距
2013年,北京地區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高達2.19億,其中外地患者約占三成。外地患者中,河北進京看病人數居榜首。方來英介紹,北京將嚴控大醫院擴張,避免“虹吸”外地一般患者進京看病;重點幫扶河北省保定、廊坊、張家口和天津薊縣的醫療水平提升,實現當地居民在當地解決醫療服務需求。
應嚴控北京大醫院擴張
新京報: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北京的醫療服務如何重新定位?
方來英:京津冀一體化對北京明晰醫療服務定位,是一個契機。要承擔為中央服務的職責,還要保障首都2300萬常住居民的健康,決定北京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大醫院盲目擴張,嚴格控制一般診療能力,不再追求門診量增加,避免“虹吸”外地一般患者進京看病;另一方面,基本醫療服務功能下沉社區,大醫院則應強化疑難重癥救治能力、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研與創新轉化等功能,成為真正的醫學中心。
新京報:如何限制北京的大醫院擴張?
方來英:我們考慮的思路包括:控制總量過快增長,疏解三級醫院資源,為北京基層和京外地區留出空間;嚴控公立三級醫院擴張,五環內不再批準建設政府辦綜合性醫院,不再批準增加政府辦綜合性醫院床位;同時,推進京津冀區域內醫聯體建設,促進有序就醫格局。
北京醫療將優先幫扶津冀四城
新京報:引導北京過于集中的醫療服務功能向周邊疏解,有方向了嗎?
方來英:在研究北京醫療功能向周邊疏解、制定京津冀衛生協同發展方案時,應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周邊地區來京就醫患者的統計分析,應重點針對河北省保定、廊坊、張家口和天津薊縣等地的幫扶支持,努力縮小這些地區與北京醫療水平的差異,實現當地居民當地解決醫療服務需求。
新京報:支援北京周邊地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手段有哪些?
方來英:我們打算通過舉辦分院、合作共建、托管經營、對口支援、專科協作、醫師多點執業、遠程醫療以及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等多種途徑,提升周邊地區醫療衛生系統服務能力和水平。
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新京報: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在中、短期內,如何引導津、冀患者安心在當地就醫?
方來英:我們正在探索建立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平臺,逐步建立京津冀三地一體化、規范化的雙向轉診機制、預約診療服務平臺、遠程會診系統和醫療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方便居民就近就醫,減少患者醫療費用,減少來京盲目求醫的患者和外地患者在京等待時間。
新京報: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社會資本如何投資醫療?
方來英:我們已經在和天津、河北相關部門探討,擬在三地范圍內,進一步放寬準入和市場管制,擴大市場空間,促進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投身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促進三地健康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最終促進三地群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語錄
醫療資源的核心是人,應在京津冀區域內,探索醫師有差異的跨省份多地點執業政策,推動醫療衛生人才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以實現三地居民接受均質化的醫療服務。

上一篇:塑料醫械的市場份額將穩步上升
下一篇:遠程醫療機構不得以中國、中華冠名
相關閱讀
- 知名藥企,50億投資跨國醫械公司2019-04-10
- 2017中國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及數字醫療產業發展前景2017-07-18
- 北京重大醫改: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將成歷史!2017-03-24
- 醫療服務價格大放開 耗材企業再受沖擊2016-11-16
- 國家首次提出:全國大面積實行耗材“兩票制”!11個試點省、200個試點市已入坑!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