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播放|丰满少妇在线观看网站|18禁黄久久久aaa片|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首頁>>耳鼻喉科>>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前顱底及蝶鞍區腫瘤

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前顱底及蝶鞍區腫瘤

發布時間:2011/9/27 14:27:42

[摘要] 目的:探討鼻內鏡外科技術在前顱底及蝶鞍區腫瘤治療中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對16例侵犯前顱底與蝶鞍區的腫瘤行鼻內鏡手術,其中1例采用眶內容物剜除術加鼻內鏡聯合入路,所有手術均于全麻下進行,病理類型包括垂體腺瘤6例,內翻性乳頭狀瘤5例,中分化鱗癌1例,脊索瘤1例,原始神經外胚層瘤1例,嗅母細胞瘤1例,骨化纖維瘤1例。術后隨訪3個月~4年。結果:經術中鏡下、術后內鏡或者影像學檢查證實 15例腫瘤均被全部切除,1例脊索瘤為大部切除,1例垂體腺瘤患者術后出現腦脊液鼻漏, 經二次手術修補及規范治療后痊愈。無顱內出血、感染及死亡病例。結論:內鏡經鼻入路能夠充分顯露和切除前顱底及蝶鞍區腫瘤, 可以更好地辨認深部結構, 視覺效果好,是一種較好的手術入路。但要求術者熟練掌握解剖學知識,具備嫻熟的手術技巧,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必要的綜合處理的經驗。

【關鍵詞】 內窺鏡外科手術 顱窩  前中 蝶竇 蝶鞍 腫瘤

近年隨著鼻內鏡顱底外科技術的成熟以及微創外科觀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原來需要經顱手術的疾病也可以通過鼻內鏡微創手術取得滿意的療效, 前顱底及蝶鞍區是內鏡經鼻入路比較容易到達的區域,該區域重要解剖結構少, 相對比較安全。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科對16例侵犯前顱底及蝶鞍區的腫瘤施行了鼻內鏡手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男9例,女7例,25~69歲,平均55歲,16例中有14例是原發首診,2例為復發病例。本組病例表現為頭痛8例,鼻塞伴睡眠打鼾8例,視力下降或失明者4例,視野缺損1例(左眼顳側視野缺損),復視1例,肢端肥大1例,嗅覺減退或失嗅6例,眼部突出伴脹痛2例,發熱伴惡心嘔吐2例,間斷涕中帶血1例。

1.2 手術器械 德國storz或者wolf鼻竇內窺鏡手術系統;直徑4mm、長18?cm的0°和 70°廣角內鏡;Brien Air電鉆(瑞士), 配有25cm的加長顱底手術專用手柄;美國medtronic XPS3000 綜合動力系統。

1.3 病理類型 垂體腺瘤6例(1例為術后復發),其中2例合并鼻息肉,鼻竇炎;內翻性乳頭狀瘤5例;脊索瘤1例;原始神經外胚層瘤(primitive neuroectodemal tumors,PNET)1例;嗅母細胞瘤1例;骨化纖維瘤1例;中分化鱗癌1例。

1.4 影像學檢查 患者均在手術前行CT冠狀位及軸位、MRI冠狀位和矢狀位檢查,以確定顱底骨質破壞情況,腫瘤位置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垂體腺瘤CT及MRI上表現均為垂體大腺瘤,其中直徑1~3cm 4例, >3?cm 2例,腫瘤局限于鞍內4例,腫瘤由鞍內向蝶竇生長2例,蝶竇均發育良好(圖1,2)。內翻性乳頭狀瘤表現:病變均位于單側鼻腔前顱底,篩竇內為軟組織影填塞,篩板欠連續,其中2例上頜竇內亦有軟組織密度影。脊索瘤表現為前顱底中部可見5cm×3cm大的軟組織密度腫塊影,其內密度欠均勻,蝶枕結合部前緣骨質破壞,病變向前下侵犯篩竇大部,雙側篩板均可見骨質破壞,右側著并且向上侵入蝶竇。原始神經外胚層瘤表現:腫物起自鞍底,位于蝶竇內,直徑約2cm,占據蝶竇腔,蝶鞍呈空泡狀。嗅母細胞瘤CT及MRI表現:篩頂新生物2?cm×3cm大,篩板模糊欠連續,累及同側篩竇。骨化纖維瘤表現:病變位于前顱底左側篩竇區,為類圓形高低密度混雜影,周圍骨質呈蛋殼樣,凸向左側眼眶,左側視神經及眼球受壓明顯,左側額竇及蝶竇內亦可見軟組織密度影(圖3)。鱗癌CT及MRI表現:起源于右側篩竇頂壁,篩板不連續,累及同側紙樣板及內直肌,同側上頜竇及額竇呈阻塞表現。

1.5 手術方法及手術入路 15例單獨采用鼻內鏡手術入路, 1例鱗癌患者因病變累及眼眶采用眶內容物剜除加鼻內鏡下前顱底腫瘤切除術。

患者仰臥位, 頭抬高30,采用經口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中控制性降血壓,用生理鹽水40mL加1∶1000腎上腺素4mL浸濕的棉片作鼻腔黏膜表面收縮2次。

為清晰暴露病變,根據需要,對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可先行鼻中隔偏曲矯正或單純嵴突切除充分暴露病變。可切除鉤突、前組篩竇以暴露篩頂;開放鼻丘氣房和切除部分中鼻甲前端以暴露額隱窩;切除中鼻甲后部以暴露蝶竇開口;使用綜合動力系統,用剝離子、鉤突刀,吸引器和黏膜咬鉗等徹底切除硬膜外腫瘤組織。出血少量時可壓迫止血,出血量較大時可使用雙極電凝止血。對于腫瘤,使用剝離子和刮匙分次將腫瘤剝離取出,每次不可貪多,也可以用動力切吸系統對腫瘤進行切除,但要做到看清楚邊界再剝離和切割,接近顱底時要注意動作輕柔。應用咬骨鉗切除前顱底受累的骨質及雙側篩骨紙樣板, 如眶內容物受累則須行眶內容物剜除,如硬腦膜和眶骨膜未受累均可保留。用生理鹽水沖洗術腔。

對于病變局限于蝶竇蝶鞍內的病例,如雙側鼻腔一樣大,選擇蝶竇氣房大的一側入路,以便更早地識別出蝶竇內的解剖標志。如伴有鼻中隔偏曲,則從鼻腔寬敞側開放蝶竇。伴有鼻息肉鼻竇炎的病例,則先行鼻息肉切除及鼻竇開放。在內鏡下將棉片置于中鼻甲和鼻中隔之間以擴張其空間,必要時將中鼻甲向外側推擠甚至骨折以擴大手術空間。根據蝶竇開口、上鼻甲下緣和后鼻孔上方判斷出蝶竇前壁,使用蝶竇咬骨鉗及綜合動力系統開蝶竇前壁的骨窗約1.5cm×2cm大。根據腫瘤生長情況處理腫瘤,如果病變緊局限于鞍底未累及鞍底骨質及鞍內(如本組病例中的PNET),則使用綜合動力系統切除病變并刮除病變處的黏膜;如果鞍底骨質破壞病變侵襲入蝶竇腔,則直接用刮匙及吸引器刮吸腫瘤;鞍底未破壞者,需判斷鞍底的位置,磨開鞍底骨質形成一骨窗,范圍向上不超過鞍結節,兩側不超過海綿竇。“十”字切開鞍底硬膜,刮除腫瘤。腫瘤切凈后可在瘤腔外側看到海綿竇內側壁和下降的鞍隔甚至蛛網膜,在瘤腔大或滲血少時可將70°內鏡伸入瘤腔觀察切除情況。

對于術中硬腦膜破裂或受病變侵犯而切除者,可根據破損直徑及部位選擇鼻中隔黏膜修補或者大腿肌肉、闊筋膜和肌肉漿等封閉硬腦膜缺損,或采用人工硬腦膜 (北京天新福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產) 封閉硬腦膜缺損再以耳腦膠封堵,然后逐層填塞明膠海綿、止血綾、碘仿紗條,鼻底可使用PVF海綿填塞承托。術后2?d取出總鼻道內的膨脹海綿,7?d撤出碘仿紗條。出院前于鼻內鏡下清理鼻腔,術后根據術腔狀況定期清理鼻腔。

2 結 果

2.1 手術結果 術中鏡下及術后影像學檢查示,15例腫瘤全部切除,1例為大部切除。本組惡性腫瘤及脊索瘤病例均被建議接受術后放療。其中3例行硬腦膜缺損修補。術后出現腦脊液鼻漏1例, 經二次手術取大腿肌肉和闊筋膜修補及規范治療后痊愈。無顱內出血、感染及死亡病例。術后隨訪3個月~4年,無復發。

2.2 典型病例 患者女, 25歲,以鼻塞伴頭疼半年入院,無視力變化及眼球運動障礙。查體可見雙側總鼻道中后端充滿了淡紅色腫物,觸之有囊性感,間接鼻咽鏡檢查可見后鼻孔為腫物堵塞。入院后于鼻內鏡下行腫物活檢,病理報告為脊索瘤。頭顱CT平掃+強化:前顱底中部可見約5?cm×3cm大的軟組織密度腫塊影,其內密度欠均勻,蝶枕結合部前緣骨質破壞,病變向前下侵犯篩竇大部,雙側篩板均可見骨質破壞,右側著;向上侵入蝶竇,顱內結構未見侵及,強化掃描病灶呈輕度不均質強化(圖4,5)。術中將腫瘤及受損骨質大部切除。術后1個月行輔助放療,術后2個月CT復查證明腫瘤無復發(圖6),術后1年鼻內鏡檢查無復發。 圖①:男,69歲,垂體腺瘤術后復發,視物模糊半年,頭顱強化MRI;圖②:男,41歲,頭疼、發熱伴惡心、嘔吐、復視半月,頭顱強化MRI,病理為垂體腺瘤;圖③:骨化纖維瘤頭顱CT平掃;圖④⑤:脊索瘤頭顱CT平掃+強化;圖⑥:脊索瘤術后2月復查CT;圖⑦⑧:原始神經外胚層瘤術中及術后8月術腔恢復情況3 討 論

鼻內鏡顱底外科與顯微外科相比較有以下優點:①視覺效果好;②方法簡便;③可迅速到達手術區域;④手術時間短;⑤減少對腦組織牽拉;⑥微創。借助不同角度的鏡頭,鼻內鏡能進入蝶鞍內直接觀察腫瘤切除后的瘤腔情況, 發現顯微鏡視野死角殘存的腫瘤,直接了解鞍旁結構, 甚至可到達顱前窩底各小溝、斜坡區。鼻內鏡技術的日趨成熟,廣角內鏡的推廣及應用,高分辨率螺旋CT 和三維圖像重建技術的應用,多功能動力系統的使用,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等均為鼻外科醫生開展前顱底手術提供了重要保證。近年來通過對16例前顱底及蝶鞍區腫瘤的治療,我們體會如下:

3.1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 按Irish等所描述,前顱底是指位于前顱窩的顱骨,其下方為額竇、篩竇、蝶竇、鼻腔和眼眶,上方由額骨眶部、篩骨篩板、蝶骨小翼、蝶骨體前部構成。鼻腔鼻竇與前顱窩為一板之隔的毗鄰關系,徑路近,容易到達,且前顱窩貼近顱底處重要解剖結構不多,額葉腦組織啞區較多,即使有輕度損傷也不會引起嚴重并發。垂體是硬腦膜及蛛網膜外居于中線的器官,起源于垂體的垂體腺瘤盡管可能向多個方向生長,但與顱內組織之間有蛛網膜相隔,術中保持在蛛網膜外操作,對于減少顱內血管的損傷有重要意義。鼻中隔與蝶竇前壁交界處的蝶嵴是內鏡下鞍區手術最可靠的中線標志,正確的識別蝶竇外側壁的視神經管隆起和頸內動脈隆起,嚴格沿中線操作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2 充分的術前準備 鼻內鏡顱底手術充分的術前準備包括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血液及病理診斷,最好在術前能知道病變性質和病變范圍、顱底侵犯的大小、腦膜有無受侵、腦神經及頸內動脈與病變的關系、術后受累神經功能有無可能恢復、顱底是否需要修復、術中出血量估計、解剖有無異常、暴露病變需要切除的組織等。

3.3 適應證和禁忌證 內鏡下顱底腫瘤手術的適應證要從兩個方面來選擇,一是患者的身體狀況必須適合外科手術;病變的性質和范圍能夠經內鏡下切除。二是從醫師方面來考慮,因術者的鼻內鏡顱底外科技術能力和處理不同病變的經驗不同,適應證的掌握也不同。禁忌證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所有顱底外科手術的禁忌證;②因病變的性質和范圍無法經內鏡下完全切除的病例(此為相對禁忌證);③顱內外溝通瘤不宜單純采用該入路;④病變廣泛侵犯顱底,切除后需重建顱底的病

3.4 病理類型決定處理方法 鼻內鏡下對于內翻性乳頭狀瘤、垂體腺瘤、骨化纖維瘤等良性腫瘤的治療效果是非常滿意的,這與疾病本身的生長特性有關,病變侵襲力弱,生長緩慢,顱底破壞范圍小,腦膜及神經血管無明顯粘連,使病變在內鏡下易于清除,術中術后發生顱內感染、出血、腦脊液鼻漏等并發癥的可能大大減低,一般也無需修補顱底缺損,本組病例中14例良性腫瘤均為一次切除,僅1例垂體腺瘤病例術后出現腦脊液鼻漏。然而對于涉及顱底的惡性腫瘤是否適宜內鏡治療目前頗具爭議,焦點在于能否“整體”切除和保證足夠的安全界限。鼻腔、鼻竇、顱底由于周圍有重要結構限制,擴大切除較為困難,且創傷和手術風險要大于內鏡手術,此外,內鏡術后開放顱底鼻腔通道可以直接觀察術腔病變的發展轉歸情況,再次處理也相對容易。本組3例惡性腫瘤病變、1例嗅母細胞瘤局限于篩竇及前顱底,1例中分化鱗癌位于篩竇累及顱底并且累及同側紙樣板及內直肌,1例原始神經外胚層細胞瘤起自鞍底位于蝶竇內。術中明視下清晰切除腫瘤,術后放療,隨訪1~3年無復發,因此我們認為,部分惡性腫瘤早期應可選擇內鏡入路手術。Bockmühl等對135例鼻竇并侵犯前顱底的惡性腫瘤進行分析,其中29例在內鏡下完整切除病變, 5年生存率為78.4%,同期行鼻外入路手術的51例的5年生存率為66.4%,認為內鏡切除鼻竇惡性腫瘤是安全有效的。Goffart等[9]及Chen等[10]也指出,應用鼻內鏡選擇性治療鼻腔鼻竇、顱底惡性病變是微創而且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脊索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向周圍組織侵犯生長和復發是其特征,有時盡管肉眼下無明確病變殘留,但因為脊索瘤沒有發育完整的包膜,腫瘤質地呈凝膠狀,可在術區種植播散,故很難完全切除,由于其易復發,常需多次處理,因此選擇內鏡下經鼻、鼻竇入路切除更加微創。本組脊索瘤病例術中于內鏡下盡量切盡腫瘤,做到肉眼切盡或次全切除,以緩解癥狀,術后放療并保持密切隨訪,術后CT及內鏡復查病灶消失。

3.5 止血 為了完整切除瘤體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術腔內必須充分止血,清楚暴露顱底入路的區域。常使用控制性低血壓、靜脈使用巴曲亭、腎上腺素棉片壓迫、雙極電凝止血。訓練助手熟練使用吸引器,可保證手術的連貫性。如果預計術中出血量較大的惡性腫瘤病例術前可行栓塞,多數學者認為術前栓塞能夠盡可能地閉塞腫瘤內部的毛細血管床以及腫瘤的供血動脈,明顯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使一些以前難以完全切除的腫瘤得到根除。

3.6 顱底重建 前顱底腫瘤常有顱底破壞, 切除腫瘤后往往會有顱底硬腦膜及顱底骨質的缺損。顱底術后骨性缺損是否需要骨性重建仍有很大的爭議,多數學者不主張行骨性重建,認為骨性重建后感染的發生率較高]。Hasegawa等認為,在骨缺損直徑大于2?cm時,單純的骨膜瓣重建不能達到對腦組織的足夠支撐,需再用骨板加固重建或用人工合成材料重建,才能避免術后顱底局部積液漏及腦組織下疝。也有學者[13]主張應用鈦網修復,最近Wong等[⒁報道使用鈦網修復5例,術后3例出現腦脊液漏,認為均與鈦網有關,主張以游離皮瓣移植代替鈦網修復。我們認為鼻中隔黏膜、顳肌筋膜、大腿肌肉和闊筋膜均是良好的修補材料。

3.7 并發癥及處理方法 鼻內鏡下顱底腫瘤切除術的主要并發癥為腦脊液鼻漏。術中早期識別病變與硬腦膜邊界, 正確處理硬腦膜病變以及修補硬腦膜缺損, 對于減少術后腦脊液鼻漏有重要意義。從本組病例的初步經驗來看,本組1例中分化鱗癌在內鏡下經鼻入路切除腫瘤后可見篩頂處骨質缺損約3mm,有少量腦脊液流出,取鼻中隔黏膜修補缺損處。1例垂體腺瘤術后復發的患者采用人工硬腦膜修補缺損。1例病變位于鞍區患者術中快速病理報告為小細胞惡性腫瘤,切除腫瘤后瘤腔缺損直徑約1.5cm,術中未見明顯的腦脊液流出,遂未行顱底重建,術后自右側鼻腔間斷流出清亮液體,根據鼻漏液糖定量結果考慮為腦脊液鼻漏,但常規病理為垂體腺瘤,遂二次手術取大腿脂肪及肌肉漿封閉硬腦膜缺損, 外面用闊筋膜覆蓋,術后15d鼻內鏡檢查見顱底封閉良好,無腦脊液鼻漏發生。

顱內感染也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能是許多前顱底病變的患者均伴有鼻竇炎, 切除病變后, 鼻竇炎癥循血液或體液導致感染。采用內鏡經鼻入路可以很好地開放鼻竇, 通暢引流, 從而有效地防止感染性并發癥。本組無1例出現顱內感染, 也證實了這一點。

總之,內鏡下手術治療前顱底腫瘤,在選擇好適應證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內鏡視野清晰,多角度顯示術野,安全、微創的優點,大部分患者不需要對硬腦膜行特殊處理,是一種較好的手術入路。但要求術者應熟練掌握解剖學知識,具備嫻熟的手術技巧,有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必要的綜合處理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張秋航. 鼻內鏡顱底外科的適應證[J]. 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06, 21(2):7678.

[2] Jao H D.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J]. J Neurooncol, 2001, 54 (2): 187195.

[3] Irish J C, Gullane P J, Gentili F, et al. Tumor of the skull base: outcome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77 cases[J]. Head Neck, 1994, 16:310.

[4] 許庚,李源,謝民強. 經鼻內鏡顱底進路手術的探索[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37(6):443446.

[5] Rhton A L. The sellar region [J].Neurosurgery, 2002, 51:335374.

[6] 張秋航,劉海生,孔鋒.經鼻內鏡巖斜坡及顳下窩腫瘤的外科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488492.

[7] 陳雷,王剛,王榮光. 鼻內鏡下顱底占位性病變的微創手術[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7, 42(5):341344.

[8] Bockmühl U, Minovi A, Kratzsch B, et al. Endonasal microendoscopic tumor surgery: State of the art[J]. Laryngl Rhinol Otol, 2005, 84(12):884891.

[9] Goffart Y, Jorissen M, Daele J,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sinonasal tumors[J]. Acta Otorhinolaryngol Belg, 2000, 54(2):221232.

[10] Chen M K.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sinonasalmalignancies and skull base surgery[J]. Acta Otolaryngol, 2006, 126(9):981986.

[11] Manelfe C, Guiraud D, David J. Embolization by catheterization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J]. Rev Neurol, 1973, 128(5):339351.

[12] Bendszus M, Rao G, Burger R. Is there a benefit of preoperative meningioma embolization[J]. Neurosurgery, 2000, 47(6):1306311.

[13] 劉丕楠, 王忠誠, 吳勝田,等. 顱底溝通性腫瘤的外科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06,22(1):3235.

[14] Wong L Y, Lam L K, Fan Y W, et al. Outcom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raniofacial resection: Hong Kong experience[J]. ANZ J Surg, 2006, 76(5):313317.

[15] Hasegawa M, Torii S, Fukuta K,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cranialbase with galeal frontalismy of asicalflap and the vascularize doute table calvarial bone graft[J]. Neurosurgery, 1995, 36:725727.

[16] Morioka M, Hamada J, Yano S, et al. Frontal skull base surgery combined with endonas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J]. Surg Neurol, 2005, 64(1):4449.

掃一掃
產品中心
婦科leep刀
宮腔鏡
陰道鏡
手術配件及耗材
婦科器械
醫用吸煙器
電外科產品
婦科治療設備及耗材
產科
泌尿外科
骨科產品
醫用臺車
維修服務
信息資訊
公司新聞
行業資訊
應用文獻
服務與支持
視頻中心
下載中心
手術圖片
保修與維修
常見問題
關于華康普美
公司簡介
合作品牌
榮譽客戶
人才招聘
聯系我們
留言咨詢
隱私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区一区有砖一区|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高清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男人吃奶摸下挵进去好爽|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高清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 亚洲 制服 欧美 综合| 亚洲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伦理|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浪| 日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乱| 国产流白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а中文在线天堂| 色婷婷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 日本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成人av一区二区| 久久www免费人成人片|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自美女在线精品尤物| 无码无套少妇18p在线直播| 亚洲色帝国综合婷婷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片| 亚洲阿v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超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视频|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