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導管市場將達到425億美元
導管(catheter)是由醫療級材料如塑料、硅橡膠、聚氯乙烯、尼龍制成的細管,插入患者體內用于治療或診斷目的。導管程序通常與其他不同的醫療程序如血管成形術、心臟電生理及神經外科聯合開展。導管是多種手術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及微創手術需求的不斷增長,是推動全球導管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此外,糖尿病、膀胱功能衰竭、腎臟衰竭發病率的上升也推動了全球導管市場的發展。
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報告,在2014-2020年預測期內,全球導管市場將以7.5%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發展,2020年市值達到425億美元。
全球導管市場中,心血管導管是創收最高的領域,占市場總收入的40%。心血管導管有許多變種,如電導管PTCA(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球囊導管、血管內超聲導管、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氣球)、引導導管、造影導管、肺動脈導管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以及獨特特征強化的心血管導管開發,是推動心血管導管市場的核心驅動因素。
然而,心臟和神經手術的高成本及經驗熟練專業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全球導管市場的增長。此外,醫院感染發生率的升高,如導管相關尿路感染是制約泌尿導管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展望未來,印度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地區,對微創手術的認識和接納逐漸提高,將為這些地地區導管市場的增長提供潛在的機會。
泌尿系統疾病發病率的升高,如膀胱癌、腎功能衰竭,顯著提升了對泌尿導管的需求。此外,相對于整體導管及變體產品線,對于導管制造商而言,新穎產品(如外接男性導管)已被證明是一種有利可圖的市場。在預測期內,泌尿導管市場CAGR為8.2%。
隨著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發病率的升高,微創神經血管手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而為神經血管導管(如微導管和引導導管)的增長創造了一些機會。預測期內,心血管導管CAGR為7.4%。
按地理劃分,全球導管市場可分為北美、歐洲、亞太、及LAMEA(拉丁美洲,中東,非洲)。目前,北美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在2014-2020預測期內CAGR為5.5%,2020年達到160億美元。由于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和中國等國家中醫療基礎設施的改善,亞太地區將高速發展,預測期內CAGR為8.8%。
報告指出,全球導管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Boston Dickinson、巴德醫療(Bard Medicals),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 霍利斯特(Hollister),愛德華生命科學(Edwards Lifesciences),B.Braun Melsungen, Arrow Internationals,美敦力(Medtronic)拜耳Medrad, 強生(JNJ),雅培(Abbott)。

相關閱讀
- 雙球囊導管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和引產中的應用2015-10-28
- 日韓印度等9個國家和地區醫療器械注冊指南2015-03-27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取代進口品牌任重道遠2015-02-09
- 外企獨占高端醫療器械市場 國產品牌不被認可2015-01-07
- 亞洲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與需求預測先瞻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