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臨床分析
【摘要】探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可行性,對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對368例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并發癥,視力及安全性等進行研究。結果:小切口手術對眼球組織損傷小,炎癥反應輕,術后視力散光小,時間短,費用低,眼壓控制好。結論:小切口手術與常規大切口手術相比有顯著效果,可獲得與超聲乳化手術相近的效果,簡單易行,投資小,費用低,安全可靠,效果理想,適宜在中小地區醫院開展。
【關鍵詞】小切口;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散光
引言
隨著眼科顯微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設備、材料的改進,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白內障復明主要方法,但手術后引起的散光成為術后視力恢復的主要因素。理想的白內障復明手術要求術后散光小、手術損傷小、手術費用低。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手術的術式、切口位置、長度、形狀等進行詳細研究和不斷改進,以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超聲乳化手術代表白內障手術水平,但對經濟條件欠發達的地區醫院因手術設備昂貴,手術費用高,開展困難。現代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切口小,術后散光小,手術費用低,經濟、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特別適宜在中小地區醫院開展推廣。我院于2004.10開展這項手術至200605,共對368例,387眼進行手術,現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自200410/200605共施行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狀體植入術368例(387眼),男174例,女194例,男女比例為1∶1.11,年齡18~89(平均51)歲。其中老年性白內障357眼,青光眼并發白內障12眼,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6眼,糖尿病性白內障12眼。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進行全身和眼科檢查,眼用A/B超檢查,A超測定眼球軸長,按照SRKⅡ公式計算植入人工晶狀體屈光度,選擇光學部分直徑5.5mmPMMA晶狀體。術前用美多麗P將瞳孔散大到8.0mm左右,倍諾喜點眼3次,常規消毒無菌,術中做上直肌牽引線。(1)于10~2點位做以穹隆部為基底的結膜瓣,12點位角鞏膜緣后界2mm處做反眉形6mm鞏膜緣隧道切口1/2厚度,隧道刀板層分離鞏膜隧道,內口達透明角膜內1.5mm,穿刺刀刺入前房注入適量透明質酸納,以截囊針做開罐式截囊并擴大切口。(2)水核分離,使核與皮質分離并旋轉晶狀體核進入前房,核前核后注入粘彈劑。(3)以晶狀體圈托核,顯微虹膜恢復器壓住晶狀體核上面,緩緩挽出晶狀體核。(4)用注吸雙管針頭沖吸殘留皮質至干凈。(5)注入粘彈劑后植入人工晶狀體于囊袋內,晶狀體位置正,轉動自如。(6)注吸雙管針頭沖洗前房,恢復虹膜瞳孔正圓,切口自行閉合,輕壓12點位角鞏膜緣如有漏水加縫1針。(7)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2萬U+地塞米松2mg,球結膜瓣覆蓋切口,包蓋敷料,術畢。
2、結果
2.1 視力
1wk內裸眼視力≥0.3者為62%,術后1mo裸眼視力≥0.3者為84%,視力恢復矯正視力<0.1者有5眼占1.29%,0.2~0.4者43眼占11.11%,>0.5者286眼占73.90%,其中1.0者133眼占34.37%。術后散光小,均在0.50D以下。
2.2 術后反應
術中人工晶狀體位置正,無并發癥發生。術后1d角膜內皮水腫67眼占17.31%,1wk內水腫自行消失,其中13眼經過結膜下注射,水腫消失。術后角膜水泡2眼占0.51%,經降眼壓及對癥治療,術后1m復查角膜恢復透明,虹膜炎性反應,Tydall現象(++++)138眼占35.66%,其中前房纖維滲出7眼占1.80%,虹膜后粘連11眼占2.84%,虹膜色素脫落47眼占12.14%,晶狀體后囊膜混濁4眼占1.03%。經對癥治療1wk后上述炎性反應消失。6.0mm小切口術后散光輕微,均在0.50D以下或甚微。
3、討論
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組織損傷小,術后散光小,手術時間短,效果安全可靠,可與超聲乳化手術獲得相近的效果。白內障手術性散光(SIA)是手術后決定視力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①。手術后散光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切口大小,形狀、縫線及切口位置,手術醫生在盡量減小切口的同時,要考慮切口位置的選擇,它是造成白內障術后散光的主要原因。據報道,切口愈近角膜視軸部,角膜散光愈大,愈遠離角膜對角膜散光的影響愈小②③,手術性散光是評價一種內障術式的重要指標之一④。本報道術后發生角膜水腫、虹膜反應、粘連、色素脫落等屬常見術后反應,1wk內基本恢復,通過臨床觀察前房纖維滲出,晶狀體前膜,晶狀體后囊混濁出現與機體免疫系統和人工晶狀體做為異物的刺激有關,也不排除手術創傷,術中對虹膜刺激,操作時間,熟練程度,晶狀體質量有關。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前膜的形成國外統計報道發生率為4.4%,國內報道發生率為6.7%,本報道晶狀體前膜<4.4%,因此此項手術適宜在中小地區醫院開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移,賴宗白,金玉梅.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折疊式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角膜地形分析.中華眼科雜志2002;1:51
[2]李艷,周芳,趙桂秋.PRK治療白內障術后散光.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2;4:303
[3]謝愛宏,李桃云,譚輝,等.小切口非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應用研究.國際眼科雜志2007;7(3):803805

相關閱讀
- 兒童白內障手術并發癥分析及處理2011-12-09
- 淺談老年白內障手術病人的出院指導2011-11-09
- 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120例體會2011-11-09
- 眼科醫療器械開發生機勃勃 幾大產品介紹201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