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輸卵管炎5例的診斷及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出血性輸卵管炎的診斷及臨床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出血性輸卵管炎的臨床資料,根據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進行診斷及分析。結果:對5例出血性輸卵管炎都做出了明確分析及正確診斷。結論:掌握了出血性輸卵管炎的發病原因,提高了對本證的認識,從而會大大減少誤診及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關鍵詞】出血性輸卵管炎 診斷 分析
出血性輸卵管炎是婦科急腹癥之一。出血性輸卵管炎有很大的隱匿性,診斷有很大的難度,手術前常常被誤診,有時在術中也不易認識到是此病。只有通過病理檢查,才能得到此病的正確診斷。下面將筆者收治的5例出血性輸卵管炎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5例出血性輸卵管炎患者。發病年齡21~38歲,21歲1例,25歲1例,28歲1例,33歲1例及38歲1例?;橛罚何唇Y婚1例,但有性生活史;已婚4例。1例無生育史,4例均有生育史。在本病發生前5例患者均有人工流產、放環或取環、清宮術等宮腔操作中,分別為:人工流產2例、放置節育環2例、取出節育環1例。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炎病史。
1.2臨床癥狀及體征
本組5例患者均有下腹部疼痛,肛門有墜脹感,發熱,惡心,下腹壓痛且有反跳痛,陰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血,血壓都基本正常。
1.3臨床試驗結果
血紅蛋白低于60g/L者4例,低于80g/L者1例。白細胞計數大于10×109/L者5例。妊娠試驗:入院時查尿妊娠試驗陽性者3例,陰性者2例。陰道后穹隆穿刺,5例患者穿刺均抽出不凝血性液體。彩超檢查: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其中2例為中等量積液,3例是少量積液。
1.4臨床診斷
入院時5例急診患者中,疑診出血性輸卵管炎2例,診斷符合率為40%,誤診為異位妊娠的1例,誤診為闌尾炎的2例,外科手術經婦產科會診,證實5例患者均為出血性輸卵管炎,誤診率為60%。
1.5手術治療
入院后5例患者均進行了手術治療,術中證實腹腔內均有出血,出血量約200~400ml者3例,約400~500ml者2例。5例患者病變均在相同一側輸卵管。5例患者都切除了患側輸卵管。術中剖視標本,5例患者均未見明顯的絨毛,術中診斷為出血性輸卵管炎,之后送病理檢查,病理診斷結果為輸卵管炎伴出血。
2討論
出血性輸卵管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輸卵管炎,是輸卵管間質的急性炎癥引起出血,突破黏膜上皮進入輸卵管腔,再由傘端進入盆腔,引起腹腔內出血的一種婦產科急腹癥。出血性輸卵管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輸卵管的充血、水腫、出血、壞死、輸卵管增粗或肉芽組織增生,絕對見不到絨毛或滋養細胞①。引起出血性輸卵管炎的致病微生物尚不明確,推測可能是某些細菌作為條件致病菌,在機體免疫失衡時,可引發輸卵管黏膜炎癥,導致間質層血管破裂出血②。本組5例患者在發病前2個月均有宮腔操作史,說明這是誘發因素之一。該病最突出的臨床表現是突然出現下腹部疼痛,伴有肛門墜脹,但不如異位妊娠疼痛劇烈,腹腔內出血均在500ml以內,因此發生休克的較少見。由于后穹隆穿刺常為陽性,所以不易與異位妊娠相鑒別,導致誤診②。本組5例出血性輸卵管炎患者,在診斷中誤診率為60%。分析誤診的主要原因有:(1)對此病診斷經驗少,缺乏認識。(2)本病在癥狀和體征上與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急性闌尾炎,卵巢囊腫破裂或扭轉有很多相似之處,給診斷帶來很大困難。目前在臨床上,還缺乏特異性檢查手段,不能簡便而快速地協助診斷與鑒別診斷。(3)一旦查到附件包塊或陰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性液體,則認為有了剖腹探查術的指征,往往不問病史,不進行鑒別診斷,就進行手術,結果導致誤診。本組5例患者均切除了患側輸卵管,效果很好。經驗證明:診斷出血性輸卵管炎,必須對本病有充分的認識,掌握其致病原因,掌握此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才能減少誤診,提高正確診斷率。
【參考文獻】
1李小毛.實用婦產科癥狀鑒別診斷.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6.
2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