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省一市要推耗材“零加成”新政
2017年,醫用耗材零加成也開始蔓延。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物價局最新消息,2017年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取消耗材加成政策。
3月14日至17日,寧夏自治區物價局、衛計委、醫改辦組成調研督導組,對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和固原五市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進行了調研和督導。
在調研督導中,寧夏自治區物價局提出了五點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各市要把握好時機、節奏和力度,小步快走,分步實施、逐步到位,在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基礎上,進一步取消耗材加成。
2017年,寧夏自治區物價局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全面落實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政策,出臺新增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辦法、放開藥品價格監管辦法、取消耗材加成政策。
寧夏也是醫改試點省,其在耗材零加成上的探索,將具有為全國全面鋪開耗材零加成總結經驗教訓的意義。
此外,山東省臨沂市衛計委也確定了,今年,該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求全部配備基本藥物并且實行零差價銷售,并適時在全市推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為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騰出空間。
短短時間之內,就又有一省一市加入了耗材零加成的隊伍之中。
而此前,天津市也提出了,要在2016年取消全市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基礎上,于2017年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還有另一個醫改試點省——安徽省,自今年1月1日起就已經在全省各地執行耗材零加成政策了。
2017年以來,竟已有三省一市新推出耗材零加成政策,這個蔓延速度還是很快的。
與藥品零加成一樣,耗材零加成將直接沖擊公立醫院的收入,甚至零加成被不少人認為是未來公立醫院要面對的最大難關。
據《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的數據,2015年全國4519家公立醫院中,中央級醫院平均結余1.3億,省屬醫院結余0.5億,最低的縣屬醫院也結余兩千萬。
從數據上看,公立醫院都是盈利的。但是公立醫院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藥、耗加成。比如,中央級醫院藥品加成是15%,實際上大概13%左右,耗材加成是8%左右,在其收入中有近3億來自藥品和耗材加成,去掉這一部分,很明顯,醫院就是虧損的。
在藥品加成先行取消的基礎之上,耗材加成取消,會使公立醫院的虧損可能和虧損程度進一步加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對醫院來說,減少的收入需要找到出路來彌補,除了參與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醫院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也會愈加傾向于使用國產耗材,減少浪費。
這其中,也不排除不少醫院會以強逼供應商讓利返點等形式,將壓力轉嫁到廠商身上。
而極端者,會如去年引起熱議的某醫院一樣,連醫院對設備采購的預算支出都大大減少了,以最大程度節源。
【來源: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