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監護宮腔鏡子宮縱隔切除術
發布時間:2013/4/28 15:31:12
子宮是胚胎發育期由兩側副中腎管向中線橫行伸延會合而形成。在子宮發育過程中,如兩側副中腎管已全部會合,而縱膈未退化,稱為完全子宮縱隔。聲像圖顯示除子宮底橫經較寬外,其外形是正常的,子宮腔被隔離成兩部分,如縱膈未全退化,則形成不完全縱膈子宮。典型的子宮縱隔畸形,子宮腔在宮體部分分為兩個腔,其聲像圖的橫切面顯示子宮橫經較寬,子宮內可見兩個宮腔回聲,中央有縱行界限,縱切面上,縱膈組織致宮底部增厚。注入灌流液后,聲像圖橫切面顯示宮腔中央為肌性組織形成的均勻細小密集光點,與子宮肌層回聲一致,兩側為膨宮液充盈的子宮腔,構成“貓眼”征。
術前,在二維聲像圖上測量縱膈的長經、基底部及末端的寬經。
第一步,切除縱膈。用宮腔鏡環形電極或針形電極在超聲雙相對比法監護下自子宮末端向基地部切除或劃開縱膈。術中超聲監護切割深度及切割方向。如子宮較長、較高,其末端一般較窄,通常采用環形電極左、右交替切割縱膈。如果縱膈較短、較扁,其末端一般較寬,常采用針形電極縱行分隔劃開縱膈。不論采用哪種方法,切至宮底時,宮腔底部常呈錐形或表面不規整。
第二步,宮底成形。先在聲像圖上準確測量宮底前后壁的厚經,然后監導術者將多余的組織切除。每切完一刀,均要注入灌流液,在聲像圖上觀察宮腔的形態,切割面平坦,手術即可結束。
子宮不全縱膈畸形是引起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之一。宮腔鏡手術問世以前,子宮成形術的方法為經腹部切開子宮后切除縱膈。與宮腔鏡手術相比,經腹術損傷大,恢復慢,術后1-2年后方可妊娠。宮腔鏡手術免除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并可避免妊娠后瘢痕子宮破裂及盆腔粘連。由于宮腔鏡手術恢復效果明顯,病人在術后2-3個月即可妊娠。因此,宮腔鏡手術切除子宮較經腹手術簡單,并發癥少,易被病人接受。

下一篇:超聲監護宮腔鏡宮腔粘連解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