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械史上較大規模減稅來了 進口醫械份額看漲
前不久,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關稅減讓表修正案》。我國將于近期開始對從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進口的201項信息技術產品逐步降低并最終取消關稅。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新增列入的醫療器械不少為中高端產品,包括心臟起搏器、心電圖記錄儀、X射線斷層掃描儀、核磁共振成像裝置、超聲掃描設備、眼科、外科、口腔科設備等約20種醫療器械產品和組件。大多數產品的進口關稅將通過3年或5年降為零,少量產品的進口關稅將通過7年降為零。
關于進口關稅降低所帶來的行業影響,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助理秘書長焦儀預計:“進口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將有一定增長,百姓將享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但他同時提醒,國產醫療器械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在科技、質量、創新等方面,都要求國內企業做得更好。因為進口的醫療器械大部分集中在高端、高科技領域,這正是國產醫療器械的薄弱處,與其想該怎么應對,不如腳踏實地、整合各方資源,迎頭趕上。
降稅福利
醫療器械創新網的資料顯示,我國于2003年正式加入《信息技術協定》,目前已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產品第一大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是信息技術產品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參與方。
那么,降稅將給醫療器械產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有專家指出:“將有助于器械產品擴大出口,也有利于降低有關元器件和設備的進口成本。同時,國內使用進口醫療器械產品的成本也會下降。”
具體來看,在出口端,中低端過剩產能將得到緩減。零關稅的實施將最大化地釋放國產醫械的產能,國產醫療器械的高性價比或將重塑世界醫療器械產品的格局。在進口端,高端醫械所需的核心元器件的進口得到解決。最終將實現國產醫械高端設計、制造的升級,真正實現國產醫械的崛起。
進出口結構差異明顯
但逐步降低并最終取消關稅的另一面則意味著國外醫療器械巨頭們也有了價格優勢,或將進一步沖擊國內醫療器械市場。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醫療器械貿易總額達到384.8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11.70億美元,同比增長5.73%,增速同比上升2.17%;進口額為173.19億美元,同比增長9.81%,增速同比上升4.49個百分點。
2015年,我國進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醫療器械產品有43個品種。其中,通用診療設備、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彌補生理缺陷的康復用具、X射線斷層檢查儀、內窺鏡、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等為主要進口產品。
而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產品有48個,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產品有93個。其中,聽力計、醫用消毒劑產品出口額同比增幅超過3位數。
從2015年的醫療進出口產品的種類比較看,進口產品主要以中高端醫療器械為主,如彩超、X光機等;而出口產品都是一些基礎的衛生護理用品,如消毒劑等,高端醫療器械出口極少。
“出現醫療器械產品進出口結構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現在中國的高端醫療產品技術和研發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同時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的現狀是普遍偏小,實力較弱。”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競爭態勢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如是分析。
對此,行業專家建議,在與國外企業競爭的過程中,本土企業既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口碑,在資金和人員配備上也有所不足,這就需要在國家政策層面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進行整合,培育出幾家實力較強的企業集中人力、財力研究開發出與發達國家同等級的醫療器械產品,完善產品結構。
【來源:醫藥經濟報】

相關閱讀
- 上半年醫療器械進口出現負增長 國產替代迎良機2020-09-29
- 醫藥代表大量進口醫療器械!黃金十年,競爭加劇2019-05-05
- 6天,進口藥械大賣400億2018-11-14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何時才能實現進口產品代替2017-05-03
- 醫療器械國產化進一步推進 配套政策陸續出臺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