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換血!6類耗材聯盟集采將啟動
化學發光之戰愈發膠著。
01擬帶量采購范圍公布
8月22日,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開展檢驗試劑相關產品新增掛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公布了擬帶量采購臨床檢驗項目范圍。
根據《通知》,為做好集中帶量采購工作,不斷完善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檢驗試劑產品數據庫,開展臨床檢驗試劑相關產品新增掛網工作。
擬帶量采購臨床檢驗項目范圍如下:
各相關企業根據擬帶量采購臨床檢驗項目范圍,對未在省藥采平臺掛網的產品或不同包裝規格產品,按照《關于優化平臺服務功能、提升經辦服務質效的通知》(藥采〔2023〕137號)要求進行新增申報。申報時間為2023年8月22日-8月25日。
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徽牽頭開展的體外診斷試劑省際聯盟采購被列為今年的省際聯盟集采重點。
此前有消息稱,安徽省醫保局已于上個月向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出邀請,共同參與組建體外診斷試劑集中帶量采購省際聯盟。
從上述擬帶量采購范圍來看,這次集采基本圍繞化學發光、分子診斷展開。
Frost&Sllivan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1243億元,預計2021-2024年將保持16.3%的復合增長率,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57億元。其中,免疫診斷的市場體量最大,又以化學發光占比最高。分子診斷市場增速最快,近6年復合增長率約達29%。
02外資巨頭搶先降價,這次的集采不一樣?
在專機專用的特性之下,化學發光試劑集采曾一度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如果醫療機構正在使用的品牌設備配套試劑沒有中選,則意味著需要引進新的設備。若是市場中的主流品牌未獲中選資格,隨之而來的設備置換可謂是大工程。
2021年,安徽省率先開展化學發光試劑集采,涉及腫瘤相關抗原測定、感染性疾病實驗檢測、心肌疾病實驗診斷、激素測定、降鈣素原檢測共5大類23小類145個產品。彼時,體外診斷四巨頭中的羅氏和貝克曼均選擇棄標。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88個試劑談判成功,中選產品平均降價47.02%。
集采后,安徽化學發光市場大換血。
根據企業披露的消息,2022年,邁瑞在安徽省的化學發光業務實現了超85%的增長,試劑收入增量超1億元,并成功突破空白三級醫院35家。據公司統計,邁瑞該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提升至20%以上。據了解,新產業、邁克生物、安圖生物集采后也實現了一定的裝機量。
2023年,化學發光試劑集采再次啟動,覆蓋的地區不再限于一省之內,對市場的影響也更大。對于外資企業而言,這次已經不能保持觀望而必須直面挑戰了。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集采尚未開始,已有外資巨頭開始降價。
今年4月,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申請,降低部分檢驗試劑產品在安徽省的掛網限價。
今年7月,青海省藥品采購中心發布體外診斷試劑降價通知。根據通知內容,羅氏診斷、貝克曼庫爾特申請下調了部分試劑的價格,主要包含22個化學發光試劑項目和校準品。
7月26日,貝克曼庫爾特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未來3~5年,也許中國市場整個體外診斷行業都將面臨來自醫保控費、帶量采購等各種壓力,這也是對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考驗。
“對于貝克曼庫爾特來說,中國市場的需求量大、變化多。未來,持續加速我們本土化的進程是快速響應中國客戶多樣化需求的最優解法。”
目前,國內化學發光市場仍以外資巨頭為主導,羅氏診斷、雅培、貝克曼庫爾特、西門子共占據國內70%以上市場,國內新產業、邁瑞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亞輝龍等企業近年來也取得了快速發展,本土企業也在積極推動海外業務。
新產業最新發布的2023半年報顯示,國內累計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裝機已超12100臺;在海外市場為151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終端提供服務,累計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銷售超17400臺。
邁瑞2022年全年化學發光業務營收增長近30%。
亞輝龍2023上半年自產化學發光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4.83億元,同比增長53.86%,實現化學發光儀器裝機超過1290臺,國內新增裝機超880臺。截至2023年6月,化學發光儀累計裝機超過7850臺(已剔除退役的儀器),流水線累計裝機69條。
化學發光后繼之戰將更加精彩。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9月起,藥械招采啟用新系統
下一篇:9月1日起,三大類耗材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