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89%!22類耗材帶量采購,9月1日起執行
集采的節奏步調正在加快。先鋒部隊的探索似乎預示著,耗材帶量采購將向行業的各個角落蔓延。
單次采購品種最多,帶量采購再現新模式
近日,據河北日報消息,河北省醫保局一次性開展了鎮痛泵、骨水泥、超聲刀頭等22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
據了解,22類醫用耗材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6.5%,最高降幅89.4%,其中,胸(腹)腔穿刺器由平均589元降到平均62元,降幅89.4%;套扎器由平均1852元降到平均548元,降幅70.4%;輸液港由平均6032元降到平均1901元,降幅68.5%。
此次集采是全國單次采購品種最多的省級集中帶量采購,標志著河北省推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由“常態化開展”向“日常化開展”轉化,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將于9月1日執行。
據賽柏藍器械觀察,全國范圍內,越來越多的省市、集采聯盟將帶量采購的網子放大,一次性納入諸多品類的集采方式成為新流行。
以河北省為例,此輪帶量采購一改往常,一次性開展了超聲刀、一次性鼻膽引流管、胸(腹)腔穿刺器、一次性使用中心靜脈導管、一次性口咽通氣道、麻醉管路、鎮痛泵、一次性乳頭切開刀(三腔)、氣管內插管、骨水泥、輸液港、抓捕器、漏斗胸矯形器、套扎器、胸(腹)腔引流管、一次性使用壓力傳感器、冠狀動脈內分流管、血管閉合系統等多種耗材帶量采購。
而聯盟地區覆蓋19省市的三明采購聯盟也于8月初宣布,將對血糖試紙、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霧化器、一次性使用預充式導管沖洗器、一次性使用陰道擴張器、一次性使用靜脈營養輸液袋、一次性使用腸內營養輸液袋、一次性使用宮頸球囊導管等8類耗材開展集采。
此外,江蘇、福建、浙江等集采先鋒,均已開展多輪帶量采購,許多品類被插上集采風向標,降價預期不斷清晰。江蘇省近期透露,自201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以來,集采范圍已包含心內科、骨科、普外科、眼科、神經外科、檢驗等領域18類品種,平均降幅超過54%,每年累計可節約采購資金超過38.5億元。
7月5日,江蘇省醫保局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高值醫用耗材治理范圍:包括直接作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群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省重點治理第二、第三類注冊管理及單價超過2000元的醫用耗材,并逐步擴大到公立醫療機構采購使用的全部醫用耗材和檢驗檢測試劑。
經過前期試水,耗材帶量采購的觸角將向更深處下探。
2022集采關注點:五大高值耗材領域
近期,耗材集采消息頻出。從已明確的文件、通知來看,今年下半年有五大特殊耗材品類帶量采購引起關注。
▍骨科耗材
脊柱國采1號文件已于7月中旬下發,根據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的《開展脊柱類耗材醫療機構采購需求填報工作的通知》,聯盟各地區需求數據填報工作也已于8月14日截止。
與此同時,北京市將開展骨科創傷類耗材集采,帶量聯動河南等十二省聯盟及京津冀“3+N”聯盟骨科創傷集采中選結果。此前,兩輪聯盟集采平均降幅分別達88.65%和83.48%。
伴隨骨科關節國采的落地和創傷類集采的全面推進,骨科耗材僅剩脊柱類懸而未決。第三輪國采將采購14個脊柱類產品系統類別,基本實現全覆蓋。
基于首輪國采經驗,人工關節國采在分組上對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屬性多有考量,更加貼合臨床,降價幅度也相對溫和。另外,不同品牌之間中選價格的差別較大。有業內人士認為,關節國采的經驗和意見可能會累積到脊柱國采中。
此外,第三批國采1號文件中還明確,要“采用適當方式,在保證公平競爭、保持競爭強度、去除虛高價格空間前提下,促進更多企業中選,增強預期穩定性”。集采具體規則如何,還有待觀察。
▍口腔耗材
國家醫保局近期發布的《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將種植牙集采的熱度再次推上高峰。種植牙降價在醫保不支付、醫療服務費高、民營醫院不配合、公立醫院報量難等諸多困境中,有了破局發力點。
根據上述文件,全國所有省份都將參加此輪種植體集采,種植牙牙冠也將競價掛網,并施行“零差率”銷售。
民營醫院也不能置身事外。根據《意見稿》,各地要全力動員民營醫療機構參加集采,不參加的要說明原因。原則上各統籌地區參加本次集采的醫療機構數(含民營)占開展種植牙服務醫療機構的比例應達40%以上,或本區域報送需求總量占上年度實際使用總量的比例達50%以上。
按照“量價掛鉤”的邏輯,采購量保障后,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議價空間也可能提升。
此外,手術費也將調整,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植骨手術費以降為主。其中還明確,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指導價顯著高于本地區民營醫療機構平均價格的,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專題論證、重點降價。
這也意味著,不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專項治理真正落地后,種植牙市場將有大變化。值得關注的是,8月19日,四川省藥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開展了第三輪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此輪申報將進行到8月25日。
▍肝功生化試劑
除新冠檢測試劑外的常規檢測試劑,似乎一直游離于帶量采購之外。去年,安徽化學發光試劑集采打破魔咒,給了行業一記重拳。國產化占比低,不同品牌之間的耗材、儀器不能通用,都沒能成為集采保護傘。
安徽的談判議價主要圍繞腫瘤相關抗原測定、感染性疾病實驗檢測、心肌疾病實驗診斷、激素測定、降鈣素原檢測共5大類23小類145個化學發光類產品。從最終結果來看,88個臨床檢驗試劑產品完成談判議價,相關產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47.02%。
國產份額高達70%-80%、生產廠家眾多、競爭比較充分的生化試劑,集采覆蓋范圍更廣。業內流傳的一份文件顯示,江西、河北、陜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貴州、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22省(市、自治區、兵團),均在此次肝功生化檢測試劑集采聯盟之列。
口子已經打開,業內預測,體外診斷試劑領域的帶量采購,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神經介入類耗材
8月8日,吉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開展省際聯盟彈簧圈和留置針類醫用耗材帶量采購信息確認工作的通知》,擬開展彈簧圈省際聯盟帶量采購。根據操作手冊,省際聯盟成員預計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江西、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廣西、海南、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22省(市、自治區、兵團)。據賽柏藍器械觀察,目前多地已開展數據采集和信息維護工作。此次聯盟帶量采購也意味著,繼河北、福建、江蘇、浙江的初步試水之后,國產僅占7%的神經介入類耗材,將正式成為大規模集采品類中的一員。降幅方面,河北省彈簧圈集采預計采購數量13132個、約為實際需求量的70%,采購周期為12個月。最終,集采平均價格從1.2萬元下降至6400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江蘇彈簧圈集采年度約定采購量28163個,帶量采購周期為2年,集采中設置了7000元的最高有效報價。最終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臨床主流產品價格降至3500左右。
▍電生理耗材
根據國家醫保局統一部署,電生理帶量采購為2022年聯盟集采重點之一,由福建省牽頭開展。
今年5月,福建省開展心臟介入電生理類醫用耗材信息采集工作,其中涉及電生理導管鞘、房間隔穿刺針、體表定位參考電極、灌注管路、導管連線、電定位診斷導管、磁定位診斷導管、心內超聲導管、電生理其他診斷導管、電定位治療導管、磁定位治療導管、冷凍治療導管等12種耗材。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銷售收入計算,2020年中國心臟電生理器械市場中,強生、雅培、美敦力三家公司共占據超過85%市場份額,而國產占比不足10%。從2015年到2019年,國產份額由11.6%持續下降至9.0%,直至2020年方有不到1%的份額回升。目前電生理市場前三大均為外企,市占率87%,其中強生占比達59%,在市場中擁有絕對地位,臨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談判中議價能力較強。 值得關注的是,自冠脈支架集采后,市場關注點紛紛轉向神經介入、外周介入以及電生理等高附加值、國產化占比低的新領域。但僅以國產化進展來推測是否納入集采,顯然已不符合帶量采購的新趨勢。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多部門聯動,耗材集采強監管2023-11-16
- 醫保局通知:3種耗材集采啟動2023-09-27
- 31省耗材帶量采購,來了!2023-05-24
- 4月1日起,骨科耗材集采執行有變!2023-03-27
- 再降!低值耗材最新談判結果公布(附名單)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