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兩省耗材帶量采購開始
NO.1
最高降價95%,安徽省繼續帶量采購
6月19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要求,選擇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社會反映強烈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分類分批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實施范圍包括全省縣級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等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其他醫療機構積極參加。緊密型醫共體內醫療機構可由牽頭單位統一參加。原則上采購周期不少于二年。
關于入圍價,《征求意見稿》顯示設定談判入圍價,參考全國省級中標價、掛網限價、帶量采購價的最低價,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的中位數價、平均價、最低價及“兩票制”的第一票價格, 由專家論證議定帶量采購談判議價產品的入圍價。
關于談判價,安徽省醫保局將抽取專家,經專家組兩輪談判議價,對談判議價成功的高值醫用耗材,形成帶量采購談判價。
據了解,去年安徽省已完成兩大類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價格最高降幅達95%。
2019年8月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發布消息,安徽省完成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兩類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價格談判。
其中骨科植入(脊柱類)國產品類平均降價55.9%,進口品類平均降價40.5%,總體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達到95%;
眼科(人工晶體)國產品類平均降價18.1%,進口品類平均降價20.9%,總體平均降價20.5%。
NO.2
醫院30天回款,湖北跟進帶量采購
6月18日,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發布《湖北省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顯示,將在全省范圍開展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實施范圍包括湖北全省,縣級及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
對于采購品種,湖北省將分類分批選擇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醫用耗材。
同時合理區分功能屬性競價組,采用競價、議價、談判等多種采購模式厘清價格體系,確定入圍企業及產品,并積極探索建立量化“市場份額”的區域聯盟采購結果動態匹配機制。采購周期原則為一年。
《工作方案》還顯示,醫療機構作為貨款結算第一責任人,應按合同約定與企業及時結算貨款,從交貨驗收合格到支付企業貨款時間不得超過30天,降低中選企業交易成本。
醫保基金在總額預算的基礎上,按照不低于采購金額的30%提前預付給醫療機構。
在《征求意見稿》中,安徽省對醫院回款同樣提出要求:公立醫療機構作為貨款結算第一責任人,應按合同約定與企業及時結算貨款,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公立醫療機構自耗材交貨驗收入庫并取得發票之日起,應在90天內支付貨款。
據了解,安徽省帶量采購將參考談判成功產品的上年度同期采購量,年采購量不低于參考期該產品采購量的80%,并確保一年內完成年采購任務量。
NO.3
耗材醫保支付標準,全省統一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湖北省和安徽省耗材帶量采購,均對醫保支付標準提出要求。
安徽省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要求,制定醫保支付標準。對于談判成功的產品,按照節約資金的40%用于激勵公立醫療機構的原則合理制定醫保支付標準,減少醫保基金支出。醫保支付標準全省統一執行。
湖北省發布的《工作方案》也顯示,結合醫保基金支付能力、患者承受能力、分類集中采購情況、醫用耗材實際市場交易價格等因素,對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醫用耗材,探索制定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
醫保基金和患者按醫保支付標準分別支付醫用耗材費用,引導醫療機構主動降低采購價格。
據了解,醫保支付標準是參保人員使用醫保耗材目錄時,醫保基金和參保人向耗材提供方支付耗材費用的結算費用標準,會直接影響產品在醫院的使用量。
有業內人士對賽柏藍器械表示,由于綜合因素(耗占比、耗材零加成、按病種付費等)的影響,今后醫院和醫生可能傾向于使用滿足基本醫療服務需求、醫保支付標準以下的耗材,或者有動力與耗材生產、配送企業議價,而價格越高的耗材的使用量可能越少。
6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制定《基本醫保醫用耗材目錄》,將目錄內耗材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除特別規定外,地方醫保部門將一律執行國家《基本醫保醫用耗材目錄》,不得擅自調整。
同時《征求意見稿》顯示,對于獨家產品、非獨家產品、帶量采購產品以及非帶量采購產品,都將制定相應的醫保支付標準。
【來源:賽柏藍器械 整理:巧克力】

相關閱讀
- 多部門聯動,耗材集采強監管2023-11-16
- 醫保局通知:3種耗材集采啟動2023-09-27
- 31省耗材帶量采購,來了!2023-05-24
- 4月1日起,骨科耗材集采執行有變!2023-03-27
- 再降!低值耗材最新談判結果公布(附名單)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