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文 | 集采無禁區,范圍繼續擴大
當前,集采覆蓋版圖不斷擴大。高值耗材方面,省級、省際、國家級帶量采購已成掎角之勢,虛高價格得到遏制。
臨床檢驗試劑和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也在探索新形式。安徽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將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擴大集采覆蓋范圍。
年節約9.72億,集采禁區如何打破
日前,安徽省醫保局發布高耗集采政策解讀《改革無禁區越難越向前》,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成果的同時,也為集采下一步指明方向。
2019年,安徽省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工作。2019年7月30日,經過談判議價,骨科脊柱類耗材平均降價53.4%。其中,國產品類平均降價55.9%,進口品類平均降價40.5%,單個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體耗材平均降價20.5%,其中國產品類平均降價18.1%,進口品類平均降價20.9%。
集采未曾止步。2021年,安徽省共完成5類醫用耗材、5類臨床檢驗試劑產品集中帶量采購,節約資金約9.72億元。
骨科植入脊柱類產品中,強生、捷邁、史賽克等進口產品,北京富樂、山東威高、理貝爾、亞華、愛得等國產主流品牌,共24家企業57個組套(涉及853個產品)中選,實現了國產和進口產品價格同降的局面。與類別參考價相比,中選產品平均降幅為75%,年節約資金約2.95億元。
眼科人工晶體帶量聯動采購中,共有19家企業5個組別88個產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2.6%,年節約資金可達1.24億元。
此外,安慶市組織冠脈擴張球囊集采,價格從4000元左右降至300元左右,平均降幅89.5%,年節約資金超2億元。蕪湖市組織血液透析器集采,價格平均降幅53.9%,產品均價從110元左右降至50元左右,年節約資金超1.65億元。蚌埠市一次性使用留置針集采,價格平均降幅85%,年節約資金1500余萬元。
安徽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金維加撰文指出,此前,由于醫用耗材無統一行業標準和產品編碼,產品比質比價難,無法形成行業深度競爭。
針對耗材無統一標準和編碼的問題,安徽省采取“組套分組法”,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對相關部位手術所需耗材組件分類組合,形成各種常見脊柱術式耗材“組套”,從而實現組套產品整體降價,避免“主件降價輔件漲”問題。
此外,安徽省醫保局全面梳理產品全國最低價、實際采購價和出廠價,建立“分層比質比價法”,按照國產、進口分層,按一線品牌、二線品牌比質量、比價格。
為了提升醫院采購動力,促進臨床合理使用,將談判議價節約資金的50%用于激勵省屬公立醫療機構,另外50%用于降低耗材結算價格,減輕患者負擔,減少醫保基金支出。
為防止企業負擔過重,嚴禁耗材進入醫院后二次議價,同時,醫院應在到貨驗收合格后90天內支付貨款,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實行醫保基金專項預付支持醫院及時向企業回款。
多項舉措下,集采有序落地,高值耗材價格水分進一步減少。
破解設備、試劑捆綁難題
在臨床檢驗試劑領域,同樣存在品類復雜、分類不清等問題,加之“專機專用”型采購模式將設備與試劑捆綁,臨床檢驗試劑成為醫藥招采難點。
對此,安徽省也有妙招。
在集采品類選定方面,選擇免疫診斷最大細分市場化學發光項目,并采取“以量劃杠”方式,根據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2020年實際采購量,最終選定腫瘤相關抗原測定、感染性疾病實驗檢測、心肌疾病實驗診斷、激素測定、降鈣素原檢測等5大類占同一目錄采購金額前70%以上的產品。
這樣既兼顧當前醫院在用的主流產品,保證臨床使用習慣,又防止市場份額較小、臨床評價不高的同類產品入選目錄,惡意降價搶占市場,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此外,安徽省創新招采方式,通過“三輪降價法”擠除虛高水分。
第一輪,采集市場價。收集相關產品的全國省級銷售中標價、掛網限價以及帶量采購價的最低價、全省公立醫院實際采購價等情況,形成降價預期。第二輪,專家內部評價。發揮專家專業優勢,把握合理比價關系,按照產品不同質量層次,差異化設定降幅,確定入圍談判價。第三輪,雙方談判議價。通過逐輪降價的模式,進一步理順臨床檢驗試劑價格形成機制。
為解決“專機專用”難題,集采中安徽省注重保持試劑品牌齊整度和覆蓋面,確保實現同質量層次、同檢驗功能、同價格水平的產品能相互補充替代。
對醫療機構執行中選結果設置3個月的考核過渡期,確保醫院新、舊試劑產品有序切換,平穩過渡。對集中帶量采購剩余用量,允許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在省藥采平臺采購價格適宜的非中選產品,避免非中選產品存量設備資源浪費。
2021年8月25日,安徽省臨床檢驗試劑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工作收官,共13家企業88個產品談判議價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47.02%,年節約資金約1.73億元,實現進口產品與國產產品“同談同降”。
常態化開展耗材、設備集采
2021年9月29日,安徽省政府召開全省醫用耗材及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新聞發布會,會議指出,全省創新集采方式,推進使用非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采購模式改革。
此前,大型醫用設備資金投入量大、運行成本高、使用技術復雜,直接關系醫療服務成本,對衛生費用增長影響大。安徽省醫保局探索實行“產品分層、醫院分級、項目分包、價采合一”的“三分一合”集中招標采購模式。
2020年以來,安徽省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采購總金額達5.3億元,與醫院預算采購價相比,節約近2.6億元,節資率達33%。同時,集采設備的中標價格不斷走低,醫院采購的性價比越來越高。比如:今年集采的1.5T磁共振單價首次跌破300萬元,3.0T磁共振單價首次跌破6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集采中國產中標比例顯著提升。2020年以來已完成的62臺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采購中,國產品牌占比12.9%,國產設備占比40.3%。國產設備中標比例較往年呈上升趨勢,基本形成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充分競爭的局面。
創新機制是沖破障礙的關鍵。安徽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金維加撰文表示,要從醫藥集中采購機制上入手,讓過去產品質量層次不可分變為可分,同類競爭不充分變為充分,供需主體不認可變為認可,確保招采機制合理、可行、有效,才能讓高值醫用耗材、未過評藥品、檢驗檢測試劑、大型醫用設備的集中帶量采購從過去的不可能變為可能。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將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擴大集采覆蓋范圍,促進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減輕患者負擔,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凈化流通環境,引導醫療機構規范使用。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超大聯盟集采將執行,28種耗材市場調整在即2024-04-28
- 3類高值耗材集采來襲2023-12-04
- 倒查一年半,骨科耗材整改2023-11-28
- 周五開標!14省聯盟帶量采購,涉10種耗材2023-11-21
- 28類耗材集采,公布最新進展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