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低端醫藥產品恐將面臨更多反傾銷調查
醫保商會報告顯示:
低端醫藥產品恐將面臨更多反傾銷調查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拿到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醫保商會”)年度進出口報告顯示,目前外資擴張醫藥領域態勢十分明顯,并開始向縱深發展。而在維護本國企業利益考慮下,中國制造產品,特別是低端醫藥產品正遭受越來越多的國家限制。
該報告將于下周正式對外發布。
外資擴張縱深化
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達9403億元,同比增長21%,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整體效益明顯提高。值得關注的是,西藥和醫療器械類產品分列我國進出口增幅最大宗品類——醫療器械出口1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4%,占全部醫保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7%;西藥進口135.9億美元,同比增長23.6%,占我國全部醫保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7.3%。
與此同時,全球新一輪醫藥產業轉移推動下,跨國藥企在新興市場的投資行動愈加頻繁,其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拓展。目前,合資和獨資類企業數量約占我國醫藥企業總數的30%,銷售額約占整個醫藥產品銷售額的26%~27%,是中國醫藥市場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據商務部的統計,2009年我國醫藥行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23個,同比下降15.21%;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11億美元,同比增長33.66%。
資料顯示,2009年初,拜耳先靈在北京投入1億歐元建立全球研發中心,使該中心成為拜耳醫藥保健在全球的第四大研發基地;3月,美國禮來對現有的禮來蘇州工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8月,諾華公司降壓創新新藥依思汀在中國上市,主攻目標是我國基層醫療市場;9月,阿斯利康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設立,從事研發創新型藥物;10月,德國勃林格殷格翰集團宣布將新增1億歐元,擴大在華投資,主要用于擴大產能和新建研發中心;而賽諾菲-安萬特已在華投資13億元,刷新了跨國藥企在華投資速度的新紀錄;全球第二大仿制藥生產廠家山德士(Sandoz)近期則表示,將在生物仿制藥領域搶占中國市場。
報告同時指出,外資企業在醫療器械領域擴張態勢也十分明顯,并開始向縱深發展。2009年,包括西門子、強生、美敦力等在內的跨國醫療器械公司在華的銷售額快速增長,平均增長率都在30%以上。飛利浦在蘇州新建了生產CT、MR及X射線設備為主的生產基地,并將在未來五年內累計投資5400萬美元;德國西門子也表示準備開發出適應中國基層醫療服務的產品線,進軍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
遭遇反傾銷明顯增多
報告統計,2009年,我國醫藥保健品行業的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發起案件有4起,涉案產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工業鹽、葡萄糖酸鈉,涉案金額1.4億美元,涉及的國家有阿根廷、印度、歐盟。
醫藥產品貿易摩擦在去年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涉案產品范圍由原料藥擴展到醫療器械類產品,一次性注射器又遭阿根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458萬美元;涉案國從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如向巴西、烏克蘭和阿根廷擴展的同時,涉案金額逐年增加——2006年以前,個案的涉案金額都不到1000萬美元,2006年印度對青霉素工業鹽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為9950萬美元,2007年印度對頭孢曲松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為1560萬美元;2009年印度對我國生產的青霉素工業鹽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1.3億美元,成為國際上對華醫藥產品反傾銷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
此外,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反復提起反傾銷調查,如一次性注射器在前后一年的時間內就有三個不同國家提起反傾銷調查,而印度對我青霉素工業鹽已三次提起調查。醫保商會預計,這樣的趨勢在2010年將很可能繼續發展。

上一篇:“牛尾巴”機會悄然降臨
下一篇:過年送醫療器械健康大禮的注意事項
相關閱讀
- 《柳葉刀》痛批CFDA:宮頸癌的幫兇!2016-08-02
- 李克強:要把降藥價作為深化醫改突破口2016-04-12
- 醫院藥房藥品自動化管理是大勢所趨2014-01-22
- 數碼電子陰道鏡檢查時所需藥品2012-11-21
- 食藥局成立監察員隊伍處理國際事務201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