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矯治前牙開
【摘要】目的:通過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矯治前牙開,觀察其矯治效果。方法:前牙開患者16名,其中男5名,女11名,年齡范圍13~18歲。用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進行矯治,治療前后拍攝X線片頭顱側位分析比較。結果:16例前牙開患者均建立覆合覆蓋關系,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結論: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可以有效地矯治前牙開。
【關鍵詞】多曲方絲弓;開;彈力牽引
前牙開(anterioropenbite)是垂直向關系不調的一種錯畸形,指上、下前牙在正中關系位時無覆關系,在安氏各錯中均有體現,且常合并寬度及牙量骨量不調。它嚴重影響患者口頜系統的功能,特別是咀嚼功能及語音功能,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多曲方絲弓(multiloopedgewisearchwire,簡稱MEAW)技術,是由美籍韓國正畸學家Kim醫師①設計并首先應用于開的矯治中,作者應用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彈力牽引對16例前牙開的患者進行矯治,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恒牙列開患者16名,男5名,女11名,年齡11~18歲,平均年齡15.1歲。前牙開牙合范圍2~6mm。其中,Ⅰ類錯伴開者8例,Ⅱ類錯伴開者4例,Ⅲ類錯伴開者4例。Ⅰ°開6例,Ⅱ°開8例,Ⅲ°開2例。不拔牙病例10例,拔除2個第三磨牙病例6例。 1.2 矯治材料:國產0.022英寸標準方絲弓托槽系統(杭州新亞齒科),弓絲為國產鎳鈦圓絲、鎳鈦方絲、預成搖椅型鎳鈦方絲(有研億金公司),0.017×0.025英寸進口不銹鋼方絲,牽引橡皮圈用3/16、5/16英寸進口橡皮圈。 1.3 矯治方法:采用0.022″系統的方絲弓矯治器,上下第二磨牙均上帶環。在常規NiTi絲排齊整平后,上下頜換用0.017×0.025英寸不銹鋼方絲彎制而成的MEAW弓絲,末端不回彎,以免影響后牙的直立。同時配合前牙的垂直牽引,24h戴用。安氏Ⅲ類關系配合短距離的Ⅲ類頜間牽引,安氏Ⅱ類關系配合短距離的Ⅱ類頜間牽引。 1.4 多曲弓形彎制:取工作模型,用雕刻刀去除石膏模型上的托槽與弓絲,不銹鋼方絲用弓絲成型器完成弧度后,先由前向后彎制一側各牙的曲(從側切牙與尖牙之間的間隙開始)。一側彎制完成后再彎制另一側。靴型曲的位置不要緊貼牙齦,以免壓迫牙齦②。弓絲彎制好后,第一個牙位的靴型曲由前向后依次后傾3°,總計弓絲后傾12~15°。在弓絲的后牙區水平部分加冠舌向轉矩。 2、結果 2.1 矯治的整個療程為18.6個月~24.0個月,平均為20個月。前牙建立正常覆時間平均約為9.8個月,覆建立后繼續進行咬合關系的精細調整。治療結束后,前后牙咬合關系正常,覆覆蓋正常,達到1mm~3mm,牙齒排列整齊,尖窩關系良好。后牙鎖結關系良好,效果滿意。 2.2 典型病例:患者,女,15歲,前牙開牙合要求治療。檢查:面下1/3高,頦部后縮,雙側第一磨牙中性關系,雙側第一雙尖牙間開,切牙開4.5mm,上牙弓輕度擁擠,X線頭影測量見表1。診斷:安氏Ⅰ,毛氏Ⅱ1+Ⅳ2。治療計劃:①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矯治。②成年后拔除第三磨牙。治療過程:①上下牙列排齊,6個月。②換多曲方絲弓治療開合,9個月開解除,穩定5個月。③去除托槽戴保持器保持。開患者矯治前后的頭影測量值比較結果見表1。 表1前牙開矯治前后頭影測量比較(略) 3、討論 3.1 前牙開形成的原因:開的病因復雜,但生長發育異常所致的牙齒、牙槽、頜骨形態異常較常見。臨床觀察乳牙與恒牙早期的前牙開多數是由不良的口腔習慣造成,約占開總病因的2/3。吐舌吞咽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是開的主要原因之一。扁桃體腫大和腺增殖體能引起伸舌而形成前牙開。吮指和異常習慣可以直接引起前牙開。此外咬物、咬下唇、舔舌和舔牙等不良習慣也可以在牙列的不同部位產生局部開。在恒牙期,骨骼因素是引起開畸形的主要原因,上頜磨牙區發育過度,前份發育不足,后牙區齒槽高度增加,后牙軸近中傾斜,下頜向后向下順時針旋轉,前面高增大,后面高減少,面下1/3高度增加,下頜角變鈍,升支短,,形成開面容。 3.2 多曲方絲弓配合頜間牽引矯治前牙開主要特點:矯正弓絲上彎制靴型曲作為矯治牙的加力單位,這種曲可以使每個牙在三維方向上移動,可分別控制各個牙的近、遠、中、垂直向、頰舌向、轉矩等方向的移動。由于矯正弓絲采用0.017×0.025英寸的不銹鋼絲,其彈性較好,同時在每個牙上彎制的靴型曲,使其對牙的矯治力比不加曲的弓絲小而柔和。靴型曲在各個牙之間是獨立的,因而可以控制各個牙的移動,靴型曲的水平部分充分控制每個牙的垂直向移動以控制上下牙間的垂直關系,而且每個牙上可根據需要分別加轉矩③。Kim醫師①認為后牙遠中豎直5°、10°、15°可依次為每側牙弓提供1.5mm、3.0mm、4.5mm的間隙,為前牙的后移創造了條件。再加上下前牙間的垂直牽引,矯正了平面的傾斜及前牙。 3.3 橡皮圈的頜間牽引:多曲方絲弓可使前牙唇傾和壓低,在治療開時一定在前牙區上下頜間行垂直牽引,一般用3/16、5/16英寸進口橡皮圈④。當開伴Ⅱ類牙合關系時,可行短距離的Ⅱ類頜間牽引;當開伴Ⅲ類關系時,可行短距離的Ⅲ類頜間牽引;通常從第二雙尖牙向對頜的前牙區做牽引,這樣可防止磨牙的伸長,利于開的矯治。如行常規的Ⅱ類或Ⅲ類頜間牽引,會引起磨牙的伸長,不利于矯治開。橡皮圈除進食、刷牙外均應24h連續使用,隔日更換一次。 3.4 開正畸治療后的保持:保持穩定是正畸治療中的重要部分,對于開的保持更為重要,由于生長造成的下頜下后旋轉是開復發的重要因素。首先,一定要徹底消除不良習慣,可在保持器上附加舌刺等裝置,改變異常吞咽,保持期間進行舌肌、咀嚼肌的訓練;其次,垂直向生長一般持續到18~19歲,因此須較長期的戴保持器。一般的活動保持器只能維持牙弓前后向、頰舌向的療效,對垂直向的保持作用較弱。本組病例中4人采用高位頭帽牽引配合活動保持器預防開復發。也可以使用后牙帶有墊的活動保持器,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遠期效果,降低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Kim YH.Anterior open bite and its treatment with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s[J].Angle Orthod,1987,57(4):290. [2] 曾祥龍,主編.現代口腔正畸學診療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40-346. [3]傅民魁.多曲方絲弓矯正技術[J].口腔正畸學,2001,8(2):89. [4] 佟立新,張勃,何謹.MEAW技術治療開牙合的體會[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6,20(3):334.

下一篇:牙縫刷預防牙齒鄰面齲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