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政對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的影響
近期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繼2013年1月出臺《到2020年前俄羅斯醫療器械工業發展戰略》后,將醞釀推出《關于禁止政府采購相關進口醫療器械產品指令》的新政策,旨在大力促進俄國產器械競爭力的同時,保障俄羅斯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需求和本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更鼓勵國外公司對俄羅斯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實現本土化生產。
俄羅斯醫療器械市場現狀
近幾年,俄羅斯成為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從2006~2012年,市場容量增長了3倍。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帶動整個醫療領域的發展,2012年已達1.1萬億盧布(按照美元估值為340億),同比增長9.3%,人民對健康保健意識的提高是該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據俄羅斯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2年,消費增長了近1.5倍,達3000億盧布。據非官方的統計,2012年俄羅斯私營醫療服務也已經突破500億盧布。雖然俄羅斯醫療保健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國產醫療產品的份額卻在減少。俄羅斯醫療行業這幾年的發展特點明顯,一方面提高醫療服務和醫療救助的質量,另一方面卻使國內的企業和產品逐漸失去市場份額。
為了阻止這一情況的惡化,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計劃出臺《禁止政府采購相關進口醫療器械產品的指令》,關稅同盟國家除外(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相關機構預測,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在2020年之前使俄羅斯國產醫療器械份額翻兩倍,達到788億盧布。國產醫療器械領域就業和服務等方面的附加價值將達到394億盧布(預測2014年達到97億盧布),納稅數額達到138億盧布(2014年55億盧布)。
與此同時,俄羅斯當局也出現很多其他聲音。有專家擔心,采購進口設備的禁令將削弱醫療器械市場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現有醫療服務的質量。而創造更好地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建立完善明確的法律法規,吸引外資實現進口醫療器械的本土化生產才會更好的促進市場的發展。更有專家直言,該指令的出臺并不能有效促進俄羅斯醫療行業的發展,會適得其反。指令限制了政府采購,還沒有涉及到私營醫療機構的采購,但是天底下沒有真正的免費醫療,禁止清單中的一些中端掃描儀等設備,在綜合醫院中70%以上配備的都是進口設備,目前國產設備的生產能力也有限,全面覆蓋國家醫院難度很大,最終是患者受到影響。
對此,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俄羅斯有足夠多的公司生產的醫療產品,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和更公平的競爭機會來促進產業的發展。而且只有同一種產品,在俄羅斯有兩家以上公司生產,并符合質量標準ISO 13485-2011的醫療器械產品,或進口材料或零部件超過50%的相關產品才被列入禁止采購清單。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副部長謝爾蓋先生還解釋,能給俄羅斯提供更多醫療保障和促進行業發展的創新技術和設備是不會出現在清單上的,而且,所有以前購買的進口設備將被使用并進一步延至服務期滿,指令只適用于即將新設備的采購計劃。同樣,已經購買的進口設備所需要的零配件及消耗品也不在清單范圍內。
新政對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的影響
俄羅斯政府為了支持本國醫療、醫藥產業的發展,自2009年來頻出新政,藥品、器械、醫療服務均包括在內。全面發展本國產業的信心之大,無疑對中俄兩國的進出口貿易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藥品貿易增幅已經趨緩,醫療器械在高速發展了五年之后將面臨嚴峻挑戰。
近幾年我國對俄出口潛力最大,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首次出現下滑(除2009年金融危機),同比下降0.55%,出口額5.34億美元。其中出口額最大的診療產品出口激減,同比下降18.22%,出口額僅2.13億美元。今年1~4月份,出口情況更為嚴重,出口額僅為1.32億美元,同比下降24.02%,其中醫用耗材、診療設備、康復保健用品三大類產品均出現大幅下降。
該指令旨在保護本土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和提高本土產品的使用率。清單中明確列出手術器械、醫用耗材、診斷儀器等60余種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其中大部分產品涉及到我國的優勢產品,且是我對俄傳統出口品種,如一次性注射器、醫用紗布、B超和呼吸機等。
此次新政雖然不只針對中國,但是清單中的產品多為我國優勢品種,高端醫療器械被歐、美、日壟斷,短期內影響不大。目前,俄羅斯市場很多產品處于更新換代階段,新產品需要注冊,在新老產品更新換代、重新注冊以及更加嚴苛的注冊規定等方面都會對我產品開拓俄市場造成影響。
積極應對
中俄醫藥貿易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已經在這十年的發展中積累了經驗。俄羅斯作為全球關注的醫藥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在危機到來時刻,企業應轉變觀念、開拓思路、調整產品結構、尋找順應市場變化的方法。
建議已經在俄設立分公司的企業應進一步加強與經銷商合作的意愿,盡早在俄投資設廠,化解新政對我產品造成的貿易障礙。很多醫療器械和設備跨醫療和機電產品兩個領域,機電產品貿易是中俄進出口貿易中最為重要的產品,中俄兩國政府高度關注兩國機電產品的貿易與合作,我醫療器械企業尤其是生產中高端產品的企業應積極參與兩國高層的互訪活動,提高曝光率。盡管俄羅斯經濟今年遭遇外界因素,導致增速減緩,盧布貶值,價格升高,民眾的購買欲不強的客觀現實,但是中俄兩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勢頭有增無減,對我國企業加快進入俄羅斯市場起到的推動作用,我企業應抓住機遇。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超大聯盟集采將執行,28種耗材市場調整在即2024-04-28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3類高值耗材集采來襲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