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以下醫療機構準入或將大放開!
二級以下醫療機構準入或將大放開!
近日,據財新健康點報道,國家衛健委正醞釀關于社會辦醫的政策調整。據報道,在不久前由IQVIA主辦的2018社會辦醫療機構創新峰會上,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透露,這份松綁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評審批的文件力度相當大,“其中有一條是,二級及二級以下的醫療機構設置不再需要審批,這在醫改政策的開放上是史無前例的。”
這一消息令業界振奮不已。郝德明表示,很多的代表看了這個文件以后,非常的感動。“這個文件印發之后,我們預感到社會辦醫在全國又會掀起高潮。”
政策快速放開!基層社會辦醫藩籬正在拆除!
實際上,近年來,國家在基層社會辦醫方面一直在持續放開,以診所設置為例,有關部門已經多次發出關于開辦診所的利好政策,為醫生開辦個人診所一步步清除障礙。
2015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個體診所的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時年9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提出,通過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大力推進社會辦醫,簡化個體行醫準入審批程序,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而在具體實踐層面上,2017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刪除了原《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在職醫務人員一邊上班一邊“開診所”有了政策保障。
2017年4月,北京支持社會辦醫18條中,更是明確提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建立醫師自由執業、醫師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等機制,鼓勵誠信良好的大醫院醫保醫師到基層開辦私人診所或設立私人診室。
2017年5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社會辦醫方面,會議提出三大舉措,其中第一條就是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康復護理等專業機構,促進有實力的社會辦中醫診所、門診部等跨省市連鎖經營。
會議上還提到,要對社會辦醫實行一站受理、并聯審批、網上審批。連鎖經營醫療機構可由總部統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
并再次明確:對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社會辦醫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2018年1月24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對于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方面再次大松綁。
《意見》指出,要落實國家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醫療機構相關規劃布局不對全科診所的設置作出限制,實行市場調節。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全科診所,為居民就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鼓勵二、三級綜合醫院與轄區內全科診所建立雙向轉診機制,暢通轉診渠道。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促進全科診所規范發展。
【來源:看醫界】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