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發文:高值醫用耗材治理,擴圍!
控費主旋律下,高值醫用耗材治理改革步入新階段,游戲規則已變,所有醫械人也必須隨之變動。
8月12日,福建省醫療保障局 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原文見文末)。
《通知》首次提出,民營醫院耗材采購數據納入平臺統一管理,耗材集采非中標產品、非采集產品、民營醫院耗材價格、醫保支付標準等迎來重大變化。
高值耗材治理范圍,擴大!
《通知》提出,所有公立醫院均應通過福建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公開交易,實行陽光采購,采購情況納入公立醫療機構院長年度績效考核。
完善院內點評機制和異常使用預警機制,對醫務人員單一品牌高值醫用耗材、單臺手術高值醫用耗材用量情況實行動態監測。使用國家統一的醫保編碼,未按規定傳送醫用耗材醫保編碼信息的,醫保信息系統不予支持,醫保基金不予支付。
另外,《通知》還強調,鼓勵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通過省級采購平臺采購醫用耗材,積極參與集中帶量采購,優先使用中選醫用耗材。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強調加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管理,是國家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不僅僅是公立醫療機構。
就目前而言,雖然官方一致鼓勵,但民營醫院參加耗材帶量采購的熱情仍舊不足。不過,隨著高值醫用耗材治理任務的不斷深入,這一現狀也即將開始改變。
就在同一天(8月12日),北京市醫保局發布了《關于開展骨科創傷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本次帶量采購的主體,公立醫院、非公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須全部參加。
毫無疑問,高值醫用耗材治理工作,正式開始向民營醫院擴散,影響重大。
支付改革,耗材價格被嚴控
近年來,在帶量采購輪番碾壓之下,高值醫用耗材虛高的價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然而,在公立醫院患者可以享受到集采帶來的福利,但到了民營醫院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和國家通過政策手段調控的內在矛盾。
因此,本次《通知》提出,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定點公立醫療機構執行統一的醫用耗材醫保支付標準。
結合醫保基金支付能力、參保人員個人負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和價格談判等因素,分類制定醫保支付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進行動態調整醫保支付標準,結合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談判等政策執行,實時同步調整。
除了統一支付標準,《通知》還提出,在全省全面建立更加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新機制,引導醫療機構加強精細化管理,促進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內化為運行成本,主動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使用,規范醫療行為。
2024年底,全省所有統籌地區開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實現統籌地區、醫療機構、病種和醫保基金四個全面覆蓋。
眾所周知,實現零加成后耗材是不盈利的,高值耗材從以前的利潤點變成了成本點,DRG/DIP支付方式之后,醫院勢必要把耗材成本費用嚴格控制起來,這將倒逼醫院對采購、使用、儲存等環節都進行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也將促使耗材必須合理使用,不讓耗材成為成本的絆腳石。
“一票制”!行業洗牌加速
除了對院內耗材采購、使用進行嚴密監控,《通知》還提出,加強高值醫用耗材上市后的監督管理,生產、經營企業列入重點監管企業實施監督檢查,通過實施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建立產品信息追溯體系和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終身負責制。
通過省級采購平臺采購高值醫用耗材嚴格執行“兩票制”,鼓勵實行“一票制”,減少高值醫用耗材流通環節,推動購銷行為公開透明。
一直以來,福建省和三明市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贊揚,通過積極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全國復制的經驗,其影響不言而喻。
毫不客氣的說,這個政策一旦執行到位,并且其它省份相繼跟進的話,高值耗材的未來基本上沒有任何幻想了。
比如骨科三大類耗材國采后,想換個馬甲繼續以高價進入民營醫院,是徹底沒戲了。對于各大耗材企業來說,真正的“生死劫”來了。
附原文: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下一篇:民營醫院帶量采購,來了!
相關閱讀
- 國家出手,耗材采購監管升級!2024-03-26
- 多品類耗材集采結果公布,價格再觸底(附名單)2024-01-05
- 兩類高值耗材再次集采,此前降幅超99%2023-09-21
- 國家醫保局:全國高值耗材集采重點來了2022-09-06
- 官方通知:多類耗材集體降價,種植牙、電生理…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