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LEEP刀治療宮頸病變118例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觀察宮頸LEEP刀治療宮頸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婦科門診發現的各種宮頸病變118例患者,采用LEEP刀治療,切除組織全部送病檢。觀察手術時間、出血量患者反應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 平均手術時間6.2min,出血量25ml,患者反應小,術后恢復好。結論 LEEP刀環形電切術操作簡單,安全,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療宮頸病變的最佳方法,對早期診斷宮頸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宮頸病變 宮頸電熱圈環切術 療效
宮頸病變是婦女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包括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濕疣、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等。鑒于現在宮頸三階梯診斷程序的普及,宮頸LEEP刀環形電切術應用日趨廣泛。筆者2006年9月~2008年9月對118例宮頸病變者行LEEP刀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宮頸病變患者118例,均在門診行宮頸TCT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宮頸多點活檢及病理診斷,而后行宮頸LEEP刀環形電切術。
1.2 治療方法 儀器采用美國EILMAN高頻電波刀。月經凈后5~7d,患者至門診取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放置帶排煙窺器,先行陰道鏡初步觀察,再用復方磺液標志移行區范圍,病變部位,選定切除范圍,接通電源,根據病變性質和范圍選用不同型號及形狀的LEEP刀頭,距磺不著色區5 mm外進電圈,環形切除宮頸病變及部分宮頸組織,深度0.3cm~0.6cm,寬1 cm~2.5cm環繞宮頸1周,最大限度切除病變及整個轉化區,創面電凝止血。
1.3 治療結果 手術時間3~18min,平均6.2min。手術出血量10~70ml,平均25ml。手術均未麻醉,有5例術前特別緊張,術前肌注杜冷丁50mg,術中均無特殊不適,術后下床休息30min,無陰道出血離院。
1.4 宮頸病變病檢 61例宮頸糜爛中,CINⅠ級3例,CINⅡ級1例,其余57例為慢性炎癥。12例宮頸贅生物及息肉。2例黏膜下肌瘤,2例宮頸組織炎性增生,1例息肉伴CINⅠ級,7例宮頸息肉。26例CIN病變中,18例CINⅠ~Ⅱ合并HPV感染,2例CINⅢ,6例慢性炎癥。
1.5 術后隨訪 本組118例患者術后6d內無陰道出血和不適。105例術后第7~10d開始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續4~7d,5例術后第10 d出血量相當于月經的1/3。持續3 d,另2例少量出血持續20d。
1.6 創面愈合情況 109例4~8周宮頸光滑,且外形恢復了自然狀態,僅3例宮頸管黏膜仍外翻。CINⅠ~Ⅱ25例,術后3個月隨訪宮頸TCT均為陰性。CINⅡ級2例,術后3個月隨訪1例愈合,1例因心理因素未隨訪,LEEP刀術后1周即行全子宮切除術。
2 體會
近年來,由于婦女性生活頻繁及多個性伴侶,吸煙,HPV感染人群增加,CIN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LEEP刀是宮頸病變非常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手段。LEEP刀較傳統的宮頸冷刀錐切術后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切割快,患者痛苦小,無需麻醉,不需住院,且不影響切緣的病理學檢查,術后恢復好,術后4~8周宮頸修復光滑,恢復自然狀態,彈性好,新的鱗柱狀交界清楚,便于細胞學及陰道鏡跟蹤隨訪。
綜上所述,LEEP刀是一種操作簡單,安全,成功率高,目前治治療宮頸疾病的最佳方法。對早期診斷宮頸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宮頸細胞檢查,陰道鏡下宮頸多點活檢,LEEP刀電切術病理診斷,構成宮頸疾病的診治流程。只需掌握手術指征,規范手術步驟,注意術后的隨訪觀察,可獲得滿意療效。
【參考文獻】
[1] 豐有吉,主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08310.
[2]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0212028.

上一篇:妊娠高血壓紅細胞變形性能力分析
相關閱讀
- 低溫超高頻電波刀治療宮頸病變及尖銳濕疣668例臨床觀察2011-11-11
- 高頻環切電刀治療宮頸病變的臨床觀察2011-11-11
- 糜爛型口腔黏膜扁平苔癬32例療效分析2011-10-09
- 陰道鏡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2011-09-26
- 微波治療宮頸糜爛138例臨床觀察——張銀彩20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