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 審視內部考核和外部評估
拿什么迎接"期中考試"
在2010年12月2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表示,在2011年年初國家將采取內部考核和外部評估相結合的辦法,對醫改三年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
有衛生界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由于醫改年度是從4月1日開始的,因此醫改的中期評估可能要到今年4月份才開始,評估報告最終公布的時間則更不好預計。"
由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承擔的"我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若干重大問題跟蹤研究"項目也已經于1月份開題。課題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課題組將在16個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和部分省級試點城市選取幾十家公立醫院作為調查樣本,對改革試點進行第三方獨立評估,今年3月下旬將正式啟動調研。
拿什么應對這場"內部考核和外部評估相結合"的"期中考試"?如果按照目前公立醫院改革的情況,中期評估恐將不容樂觀。醫改相關責任部門也開始緊張起來。
馬曉偉曾表示,近期擬重點推進七項工作: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穩定的分工協作機制,改革醫院收費方式,優先建設發展縣級醫院,改善醫院管理和服務,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推進醫院信息化和遠程醫療系統建設。
多元化辦醫爭議
加快推進多元化辦醫格局是《指導意見》確定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九項任務之一,近期在一些城市取得一定突破。國家聯系試點城市中,昆明對多元化辦醫體制的改革探索最多,步子也最大。
云南省衛生廳廳長陳覺民介紹說,云南省采取8種方式興辦醫院,大力發展民辦醫院,截至2009年年底,全省共有民營醫療機構7362個,占全省醫療機構數的79.4%,民營醫療機構床位2萬余張,占全省醫療機構床位數17.6%。
據悉,北京市也已經啟動社會資本辦醫制度改革,鼓勵社會資金辦醫政策也將出臺。政策將引導民營醫院打造高端服務平臺,逐漸減少公立醫院目前特需服務所占的比例。
本刊記者了解到,除內地民營資本以外,臺資、港資都對在內地舉辦醫療機構興趣漸濃,隨著改革深入這部分社會資金或將迅速進入。此外,以美國為主的歐美醫療發達國家的資本也一直對在中國辦醫饒有興趣。
雖然推行多元化辦醫被寫入醫改文件,但是對于"通過引入社會資本辦醫,從而形成競爭機制"的想法,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院長楊湛給予批判:"從根本出發點就是錯誤的。醫療行業是應該沒有競爭只有合作的,醫療不具有競爭性,因為老百姓沒有能力判斷哪個醫療產品更具性價比。只有提供服務方相互合作,形成分級醫療模式,才能增強供應鏈的服務效率。"
"我們總是拿美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中國比,認為我們完全可以放開市場發展非營利性醫院,這是根本性的誤導。"楊湛說,"美國等西方法治國家,資產一旦投入非營利性機構就變成社會資產進行管理,而我國往往出現掛著非營利性幌子卻想盡辦法謀取私利。比如,民營資本投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時候,他可能會尋求賣設備、賣藥品給你。資本是一只潛藏的老虎,一旦醒過來是要吃人的。所以一定要保持公立醫療機構和真正的非營利性機構為主體的醫療體系

相關閱讀
- 衛健委通知,很多醫院檢驗、影像、病理科要完……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