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子宮粘膜下肌瘤切除術所用器械及手術步驟
發布時間:2013/1/28 17:12:04
宮腔鏡:持續灌流式7mm電切鏡可用于切斷粘膜下肌瘤的細蒂,或使無蒂變成有蒂。切除組織量大時,可用9mm的電切鏡。8mm電切鏡具有7mm與9mm兩者的優點。
林氏肌瘤鉗:大的粘膜下肌瘤僅用電切鏡切除時,每次環形電極切除的組織量甚少,手術耗時時間長,出血量增多,引起低血鈉癥的危險性增加。林氏肌瘤鉗的鉗葉窗口大,鉗葉內側咬合面呈十字交叉狀,較有齒卵圓鉗能更牢固地挾持和牽出殘留的肌瘤組織,有效地縮短了手術時間。
高頻電流發生器:電功功率80W,電凝功率40W,可根據需要隨時增強。切斷組織時主要用切開與凝固的混合電流,但是為了切割的順利進行,也可用單純的切割電流。
有蒂粘膜下肌瘤
1. 肌瘤脫出:肌瘤的主體位于頸管內或陰道內,而蒂的根部尚留在子宮腔內或頸管內,這樣的病例實為宮腔鏡手術初學者最好的手術對象。操作時并不是猛然把它擰去,而是先用雙鉤鉗子抓住肌瘤向外牽拉,同時將7mm的電切鏡插入子宮腔內,切斷其蒂部。切斷中如果定位困難,可將雙鉤鉗子活動一下,蒂部便可移動,與正常組織容易鑒別。同時,由于牽拉了肌瘤,所以蒂部下的正常組織將突向子宮腔內。應用電切鏡切斷蒂部時,應取與正常子宮壁平行的方向切割,因為如果切向子宮壁內方向,有可能傷及正常肌層。切除肌瘤后,斷面幾乎回縮,一般不需要追加切除。
2. 肌瘤未脫出:從子宮頸外看不到瘤蒂附著的部位,肌瘤的主體留存于子宮腔內或頸管內。切除時先用7mm電切鏡將肌瘤的蒂部變細成1cm以下,繼而用9mm將肌瘤的體部削除,縮小其體積,再用佳樂鉗子邊擰轉邊取出。此為兩支鏡子法,十分有用。

下一篇:利普刀與BBT
相關閱讀
- 宮腹腔鏡的優勢和原理2015-06-11
- 關于腹腔鏡手術用內窺鏡自動調控定位裝置等61個產品分類界定通知2014-12-02
- 舌頭可以“控制”輪椅2013-12-04
- 宮腔鏡電切治療子宮縱隔的臨床護理與心理干預2013-11-25
- 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輸卵管絕育術后綜合征的預防201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