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術后妊娠的危險性
子宮內膜切除后,孕卵缺乏蛻膜支持,易引起早期妊娠流產。Goldberg、Mclucas、Mints等學者均有TCRE或EA術后妊娠自然流產的報道。到妊娠晚期由于胎盤發育及植入異常,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胎死宮內,第三產程異常等Maouris報道1例妊娠30周因胎位異常及胎膜早破行剖宮產,胎盤與宮低部分粘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曾有1例病人,35歲,原發不孕,TCRE術后2年無月經,繼之月經稀發伴過少,月停經6個月腹部明顯膨脹,B超提示宮內妊娠約孕6個月,與妊娠39周剖宮產,娩出一女活嬰,體重2500g,胎盤全部植入與子宮肌層,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病理檢查報道胎盤植入,更為嚴重的是宮腔電切術后有產科子宮破裂的危險,近年文獻已有9例報道,雖然其中尚無切除子宮內膜的病例,但電切術的創傷肯定是產科子宮破裂的危險因素.宮腔鏡術后宮腔的瘢痕狹窄,極類似Asherman綜合征。Friedman等報道Asherman綜合征的嚴重產科并發癥有早產(12%)、胎盤植入,囊狀子宮,子宮裂開等。宮腔鏡術后宮腔粘連,妨礙孕卵著床,可導致異位妊娠。異位妊娠破裂如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腹腔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故宮腔鏡術后妊娠應視為高危人群。
宮腔鏡術后妊娠的人工流產雖多數可順利完成,但有可能遇到困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隨訪的28例人工流產病例中,其中1例外院人工流產失敗,診斷右側宮角妊娠來我院,婦科檢查子宮8周妊娠大小,宮腔鏡檢查見距宮頸外口4cm處宮腔粘連,狹窄,用7cm電切鏡和關閉型電極,在B超監護下沿子宮縱軸向前推進,切開粘連組織月2cm深,胎囊移至宮腔內,吸宮人工流產。;例2,38歲,與4年前行宮腔鏡手術,術后月經減少,與停經59天行電吸人工流產術,內診子宮8周妊娠大小;術前化驗,HbsAg(+),抗HBc(+).吸出完整孕囊,動脈性出血較多,宮頸注射縮宮素10單位及靜脈滴注止血三聯均無顯效,出血達700ml,血壓下降,立即宮腔置入16Fr的Foley導尿管,球囊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13ml,出血停止。例3,42歲,與1年5個月行宮腔鏡手術+TCRP術,術后月經過少,與停經49余天B超檢查提示宮內孕,行電吸人工流產術,僅吸出少量蛻膜及絨毛組織,病理報告:1.蛻膜及高度分泌狀態的子宮內膜2.胎盤絨毛,術中B超監護,見子宮近右后壁有一3.5cm*2cm大小的液性暗區,探針及吸管均不能觸及。5日后陰道彩超檢查提示子宮7.7cm*6.8cm*4.8cm,宮體右后壁可見胎囊,大小4.3cm*1.6cm,其內可見胎芽及胎心點狀搏動,胎囊后壁外緣距漿膜層1.8mm。2.日后行子宮體切除術,術時見子宮右角外突,“Y”形切開宮體前壁,見宮腔有纖維瘢痕,近宮低部有粘連,雙側宮角部可見子宮內膜,右側宮角處可見一3.5cm直徑的胎囊,其外緣距漿膜層厚5mm。
宮腔鏡術后妊娠人工流產時可能大出血,宮腔粘連、宮角妊娠,甚至宮頸妊娠均有可能遇到,因宮腔瘢痕攣縮,導致宮腔扭曲變形,即使有B超監護,探針或吸管也難順利進入宮腔。宮頸妊娠若術前未能診斷而貿然刮宮,引起的出血常難以擴張。因此,宮腔鏡術史應視為人工流產的高危因素。

上一篇:宮腔鏡術后妊娠的可能性
下一篇:宮腔鏡術后妊娠的診斷和處理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