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例主動脈瓣研發成功
近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通報了兩例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而不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通過“不開胸”的方式置入了國產的主動脈瓣裝置。
此前,我國還沒有經導管置入的主動脈瓣上市,也尚未有針對國人的臨床研究。阜外醫院院長、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壽評價該項成果是中國轉化醫學上的里程碑事件,同時也是國家863項目扶植中小企業的典型成功范本。
心血管介入領域的”第四次革命”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潤霖院士介紹說,心臟有四個瓣膜,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的心臟辨膜都會出現鈣化,就會不可避免地造成主動脈狹窄,從而使心臟排血量下降,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是胸悶、氣短、心絞痛,甚至猝死。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楊躍進教授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心血管危險因素流行,發生瓣膜退行性病變的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根據國外的資料,年齡大于65歲的老年人中,有2%~7%的人存在瓣膜病。
對于嚴重主動脈瓣狹窄以往只能外科換瓣手術治療,但在高齡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統臟器的嚴重疾病,因不能耐受外科手術,而失去治療機會,藥物治療效果差,死亡率極高。
歐美已經從2002年就開始推進經導管置入的主動脈瓣,這項技術被稱為心血管介入領域的第四次革命。據國外進行的對不能接受外科換瓣手術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治療與標準治療相比,一年死亡危險降低46%(死亡率絕對值降低20%)。
從2002年法國實施第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手術以來,全球已有超過5萬例患者從該治療中獲益。
國家863項目的成功范本
經導管置入所需要的主動脈瓣,現在國外只有美敦力和愛德華公司生產的同類產品,價格昂貴,目前均未進入中國市場。
而此次置入的裝置是杭州啟明醫療公司生產的Venus A-Valve®,這種裝置是一種自膨脹式的生物膜葉瓣。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潤霖院士介紹,國產的瓣膜與歐美同類產品比較,在設計上更加合理,在操作上更加簡便。另外,在操作過程中,一旦發現位置偏移,可以回收并重新定位,是第一款應用于臨床的可回收的導管瓣膜系統。
而研發該瓣膜的啟明醫療則是國家863瓣膜項目的產業化單位,曾以高評分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扶持,在瓣膜的研發過程中,通過和阜外醫院專家進行交流溝通,一共進行了60多次的調整和完善。
“Venus瓣膜研制成功并進入臨床試驗是我國大力提倡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創新政策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國科技部863項目中的成功范本。”胡盛壽院長如此評價。

相關閱讀
- 2015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主要學科排行榜發布2016-01-05
- 中國心臟支架濫用比例高于歐洲的15%2014-11-18
- 誰將是2020年全球前十大心血管醫療器械公司2014-11-07
- 輝瑞聯手安貞啟動國內首個心血管醫療大數據中心2014-10-22
- 針對心力衰竭智慧醫療起到有效防控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