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悄然布局醫療電子產業
12月6日《半島都市報》的一篇報道揭開了海信布局醫療電子的野心
通常需耗時7小時以上的高風險肝臟復雜巨大腫瘤切除手術,在一臺安裝了海信Higemi(海信雙子醫療影像重建及手術模擬系統)的設備幫助下,僅用3小時就順利完成,出血量僅為30毫升,這是國內“精確模擬手術系統”首次進入手術室實現醫用。主持手術的青醫附院副院長董蒨表示,“期望數字醫學高科技成果Higemi盡快推廣應用,惠及全國醫生及患者”。
據記者從海信內部獲取的信息:早在多年前,海信集團就開始布局醫療電子產業,在集團內部設置了醫療技術重點實驗室,從事醫療診斷等相關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儲備。近年來又與海信電器顯示技術研究所一道,嘗試利用海信擅長的顯示技術與圖像處理技術,開發醫療顯示設備,同時通過移動互聯網以及云技術,涉足醫療手術模擬技術及“工作站+移動顯示平臺”的商業軟硬件平臺。
醫療電子行業一向被認為是朝陽產業,美國GE、荷蘭飛利浦、德國西門子、韓國三星、日本索尼、佳能、東芝、NEC等消費電子巨頭紛紛掘金醫療電子市場。國內市場2013 年已經達到1900億規模,預計2015年達到3400億。相關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里,國內醫療電子產業市場規模保持了15%-20%的高速增長。受國家對全社會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等有利因素的帶動,未來幾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左右。
海信根據醫療電子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便攜化的趨勢,發揮消費電子企業具有的多項優勢,涉足這一朝陽產業。目前,海信已與北京醫院、齊魯醫院、青醫附院等國內知名醫療機構、科研院校進行聯合開發與臨床醫用。初步試水成功后,未來將孵化出醫療電子產業化公司。
海信集團是特大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成立于1969年。 海信堅持“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持續健康發展。進入21世紀,海信形成了多媒體、家電、通信、IT智能系統、現代家居和服務等產業版塊。2012年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10億元,是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之一。

下一篇:器官捐獻首次自動分配移植
相關閱讀
- 美國的遠程心臟監控市場2013-04-09
- 2011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分析 監護設備增長最快2011-03-06
- 中國醫療電子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2009-11-16
- TCL進軍醫療電子領域 未來投資最高達5億2009-10-19
- 未來3年內政府對醫療設備市場的投資將達到上千億元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