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審慎推進高值耗材帶量采購
帶量采購是擠出價格水分,還是劣幣驅除良幣?
審慎推進帶量采
9月24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3243號(醫療體育類359號)提案答復的函》(下稱《提案答復》)。
根據《提案答復》,一位政協委員建議審慎推行高端人體植入器材帶量采購。
帶量采購無疑是近期整個耗材行業熱議的話題,據了解,目前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的帶量采購均有不同程度落地。
其中安徽省單品種降價幅度最大,最高降95%;江蘇省推進速度極快,省級聯盟談判價格最高降幅66%,南京聯盟談判價格最高降幅88%,而且目前均已開始第二輪談判采購的相關工作。
曾多次建議
據了解,上述政協委員并非首次對耗材帶量采購提出建議。
今年兩會,上述政協委員明確表示,在藥品帶量采購的實際效果尚未得到準確全面的評估之前,不宜輕率地擴展至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直接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值耗材,理由如下:
第一,我國高值耗材產業實力依然薄弱,目前尚無統一的編碼體系和評分標準。
第二,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的方法來區分高值耗材的不同質量層次或等級,若采用低價中標的慣常做法勢必會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第三,高值耗材通常更新迭代頻率高,每當新一代產品上市時,醫生需要通過長期學習培訓和經驗積累才能熟練并順利開展手術,若貿然更換醫生已嫻熟使用的產品,會影響手術質量。
據了解,對于編碼問題,目前國家藥監局已公布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第一批實施品種目錄;對于質量問題,國家醫保局曾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配合相關管理部門建立耗材一致性評價機構。
有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行業內對耗材帶量采購的兩個對立觀點一直存在。
一種是反對快速推進,因為帶量采購唯低價是取,雖然各地醫保局表示要保證質量,但并沒有具體硬性措施出臺。若小械企中標,可能會由于中標價格太低,同時難以提升產能保證供應數量,出現簡化生產工藝或以次充好的情況。
另一種是支持快速推進,因為耗材回扣、價格虛高等核心問題已經讓器械行業病態運行,械企靠回扣銷售,醫生靠灰色收入,患者又一直看病貴,行業未來不樂觀,帶量采購已經是唯一選擇,不得不快速推進。
國家醫保局:帶量采購是趨勢
對于上述政協委員的建議,國家醫保局在《提案答復》中表示:
“帶量采購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具有正面影響,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工作。總體上看,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問題也較為嚴重,將‘4+7’試點的經驗從藥品向高值醫用耗材推廣已成為趨勢。”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國家醫保局第一次表示耗材治理要跟著藥品走。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6395號建議的答復》表示,要探索把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成功經驗向醫用耗材招采推廣,切實降低虛高價格。
據了解,今年9月1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藥品帶量采購已正式擴面到全國。
今天(9月25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又發布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其中重慶藥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猛降到0.07元/片(5mg),齊魯制藥的阿托伐他汀鈣片降到0.12元/片(10mg)。
此外,國家醫保局還在本次《提案答復》中對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問題進行集中答復,表示高值耗材試點推廣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如分類標準不統一、同類耗材之間不一定可完全替代、高值耗材往往需要專門的醫療技術配套等。
因此國家醫保局將重點做好耗材編碼銜接應用、按類別集中采購以及建立結算回款政策三方面的試點探索工作。
【來源:賽柏藍器械 整理:巧克力】

相關閱讀
- 國家出手,耗材采購監管升級!2024-03-26
- 多品類耗材集采結果公布,價格再觸底(附名單)2024-01-05
- 兩類高值耗材再次集采,此前降幅超99%2023-09-21
- 國家醫保局發文,大型醫用設備采購有變2022-09-07
- 國家醫保局:全國高值耗材集采重點來了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