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醫院聯合采購,四類耗材價格探底
集采規則不斷創新,耗材購銷鏈條不斷縮短。
01
醫共體組團采購,設置最高限價
6月11日,福建省南安市緊密型醫共體招采供平臺發布《南安市總醫院消化內科耗材集中采購遴選文件》(完整附文末)。
根據采購文件,南安市總醫院代表南安市醫共體31家成員單位作為采購主體,對一次性使用止血夾裝置、一次性內窺鏡用注射針、一次性使用內窺鏡活體取樣鉗、一次性使用高頻切開刀四類消化內科耗材開展集中采購。
詳情如下:
采購周期自中選結果開始執行之日起計算,原則上為12個月。
本次采購的網上申報時間為2024年6月11日上午09:00至6月19日下午17:30;資質審核時間為2024年6月20日-6月25日。申報企業可在2024年6月26日09:00-12:00登陸平臺查詢審核結果,入圍企業名單將按照入圍規則在解密完成后2天內公布。
根據采購文件,申報企業申報本次消化內科耗材集中采購,必須涵蓋所有產品,且產品需為同一品牌,并在福建省陽光采購平臺備案,不支持聯合體報名。
申報企業所申報的所有產品,需在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在福建省內三級公立醫療機構有銷售記錄。
采購品種目錄中的消化內科耗材設置最高限價,申報企業投報產品的報價不得高于最高限價且不得高于在福建省陽光平臺銷售的價格,一經發現取消本次申報資格。
申報企業有多個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同一醫療器械注冊證有多個規格型號產品的,企業選擇符合文件樣品要求的產品作為代表品參與報價,如代表品中選,企業申報的所有符合申報條件的產品以中選價格供應本地區。
02
市場覆蓋率、配送能力納入競價評分
此次集采的競價規則如下:
當申報企業數為3家以上(含3家)時,根據對應申報競價分組的企業產品價格及商務綜合評分按5:5的比例分配總分(即總分100分,產品價格分P=50分、商務綜合評分X=50分),該競價組按2023年度南安市的采購量予加權分配各項目價格分值。
各企業按照不同項目分別報價,以同項目最低價格為基準,該項目最低報價者得最高價格分,其他報價者按基準價格比例分別計算得分,該競價組各項目得分相加即為企業最終的產品價格分。
根據競價規則,按產品價格分從高到低依次確定入圍資格。入圍企業提供紙質資質材料、商務綜合評分相關紙質材料、供應品種清單和樣品參與第二輪競價,要求第二輪報價不得高于第一輪報價。
同一競價組入圍企業第二輪報價后,根據第二次報價再次計算總價格分,總價格分再與商務綜合分相加得到最終得分,最終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最高分者為中選企業,中選價格即入圍企業最終申報價格,第2、3名為備選企業。
若最終得分相同,按總價格分從高到低優先,若總價格分仍相同,按首輪報價得分從高到低優先。
當申報企業數僅為1-2家時,則另行組織議價談判確定中選企業。根據采購文件,采購周期內原則上執行中選價格,如遇國家、福建省或泉州市消化內科耗材招采政策有新規定,則按照新規定調整執行。中選產品如在本省其他區域再次降價且低于本次中選價格的,中選企業應當同步降價。
03
耗材集采發展趨勢:
主體多樣、規則細化
隨著醫改深入,耗材集采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醫院聯合采購模式已經成為國采、省采之外的重要補充形式之一。
作為耗材的直接使用者,醫院端對于產品性能與價格定位相對更為專業,且固定范圍內的統一采購有助于醫療資源的高效率運轉。
縣域醫共體組團采購,也符合當前緊密型醫聯體的管理原則。
國家衛健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到,要優化資源配置,規范縣域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其中就包括加強藥品耗材管理,實行統一用藥目錄、統一采購配送。
基于統一采購配送的機制,縣域SPD也將迎來發展契機,而醫療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情況透明化,也將推動耗材生產企業圍繞相關市場開展精準布局。
耗材集采領域,除了采購主體多樣發展外,中選規則也在隨著實踐豐富變得完善。
在此次采購中,“商務綜合評分”的權重占據了半壁江山。
依托“市場覆蓋率”“企業年收入”“職工參保數”等細化標準,對耗材企業的整體實力評價將更為客觀。針對“配送能力”“產品性能”等評分,為后續供應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排雷,也反映出耗材集采并不僅是“唯低價論”。
今年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加強醫藥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
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建立集采中選企業供應情況評分管理機制,根據書面反饋供應配送問題的醫療機構數量、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等情形,同時結合采購平臺統計的相關指標,對相關中選企業供應情況進行評分,并將評分結果用于信用評價、接續采購工作中。
針對產品中選的考量正在延伸至生產供應的各個環節,耗材集采精細化已為大勢所趨。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國家發文,基層器械市場再升溫
下一篇:國家公布,下一步耗材集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