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又一個影響力十足的改革方案出臺:醫耗聯動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啟動醫耗聯動綜合改革,推出“五個一”的措施,不僅要進一步取消耗材加成,還要研究推動逐步擴大京津冀耗材聯合采購的范圍和規模。
據健康北京的報道,這一改革方案將于2019年6月中旬實施,涉及北京市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政府購買服務和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的3000多所醫療機構。
這份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購、一改善。
分別為: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驗項目價格,控制檢查費用;
“一提升”是指提升中醫、病理、康復、精神、手術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一取消”是指取消醫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價格;
“一采購”是指實施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和藥品帶量采購,進一步騰出費用空間;
“一改善”是指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
在上述措施的保障上,北京市發改委、醫保局共同負責加強價格管理,指導和監督醫療機構更新價格目錄并公示。
除了上述改革方案外,北京市本次還同步印發了《改善醫療服務規范服務行為2019年行動計劃》。實施負面清單”管理,要求:
醫療機構不得發生違規銷售輔具、耗材行為。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不得“搭車”銷售醫療輔助用品、保健品、康復用具,不得發生違規銷售輔具、耗材行為。要加強外購藥品、耗材的管理,不得強制患者到院外指定藥店、其他醫療機構購買藥品、耗材。
不得發生醫療設備、耗材招標采購違法違規行為。公立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政策要求,規范采購程序,不得采取縮短采購周期等做法規避公開招標,不得發生醫療設備、耗材招標采購違法違規行為。要將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購價格和總體用量納入院務公開范圍。
可以看到的是,上述改革方案對耗材的基本定調是,取消加成,推動醫療機構由資源消耗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繼續實施心內血管支架等六類醫用耗材京津冀聯合采購,研究推動逐步擴大京津冀耗材聯合采購的范圍和規模。
以此基調,未來“醫用耗材”的使用已不在“耗”字上,轉移到“質和效”上,也可以理解為更加注重性價比。此種情形下,會不會影響到一些耗材產品的銷售和使用,答案是肯定的,性價比高的耗材會被優先選用。
另外是關于逐步擴大京津冀耗材聯合采購的范圍和規模。
目前,京津冀在三地8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同步實施聯合采購。其第一批聯合采購的醫用耗材有六大類,包括心臟支架、起搏器、防粘連材料、止血材料、人工關節、吻合器等。
今年6月底,媒體報道的關于京津冀聯合采購降價的新聞,當時原北京市衛計委藥械處處長岳小林向媒體表示,用三個省(市)的市場與企業進行談判,通過量來帶動價格的降低,算下來會比歷史采購價格平均降幅達15%。
同時,三地衛計部門統計,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上的800多家醫療機構,2016年六大類醫用耗材采購總金額約53億元。據此測算,進行聯合采購后,每年可節約耗材費用超過8億元。當時也指出,未來,三地將分期分批把更多醫用耗材納入到聯合采購平臺上。
如今改革方案里也再次明確,逐步擴大聯合采購的范圍和規模。很明顯,范圍擴大指的是從目前六大類高值耗材擴向十三大類,甚至普通耗材;而規模則是采購量的多少,這個量由參與醫療機構的數量來決定。
上述改革方案也道出緣由,以上降價措施都是為“規范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騰空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改革方案里指出,“市醫保局負責落實本次改革中的醫保政策,健全復合式的醫保支付方式,完善針對社會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措施,做好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和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顯示出京津冀聯合采購中北京的耗材采購移交給北京市醫保局。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嚴格執行“兩票制”,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