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關注:耗材零差率!
距離全國范圍內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僅剩最后8天。
全國推行,醫院銷售耗材零利潤
12月22日,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北京自開始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共有3700多家參與改革的醫療機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目前已為患者節省費用11億元。
據悉,參與改革的醫療機構,使用心臟支架、止血材料等醫用耗材時,不再按一定比例加價,全部根據進價收費。
(制圖:賽柏藍器械)
今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中,明確要求取消醫用耗材加成,2019年底前實現全部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高值醫用耗材銷售價格按采購價格執行。
公立醫療機構因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而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財政適當補助、做好同醫保支付銜接等方式妥善解決。公立醫療機構要通過分類集中采購、加強成本核算、規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實現良性平穩運行。
遏制耗材水分,掃清灰色地帶
在醫院里,處處都在使用耗材,小到注射針頭、止血紗布,大到人工關節、心臟支架,都屬于醫用耗材。
在政策推行之前,醫療機構使用的耗材可以在進價的基礎上加成5%到10%,其中價格在500元以上的耗材可以加成5%,價格在500元以下的耗材可以加成10%。
例如一個心臟支架進價1萬元,醫院按照5%加成,賣給患者的價格就會高出500元,這500元就是醫院的收入。
在這種利潤的驅動之下,醫療亂象隨即產生,若醫院想再增加500元的收入,就會推薦患者使用進價2萬元的支架。結果醫院增加了500元收入,患者卻增加了1萬元的支出。
由于耗材價格決定醫院收益,所以一些醫院“只選貴的,不選對的”,因此患者看病越來越貴。但在取消耗材加成之后,便解決了這個問題,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實施耗材零加成100多天,已完成門急診量6200多萬人次,出院140多萬人次,檢驗收入、衛生材料和藥費占比分別下降0.3、0.9和1個百分點。
北京某三甲醫院主任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比收費清單,從醫用耗材變化來看,患兒用的血氧飽和度探頭、輸液留置針等費用有所下降,相比改革前減少了許多。
據悉,北京市在取消耗材加成的同時,降低大型儀器設備開展的檢驗項目價格;提升中醫、病理、精神、康復、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等。
據了解,2017年開展醫藥分開改革時,北京市就已規范和調整了435項醫療服務價格。本次醫耗聯動綜合改革,繼續調整了6000余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架構調整,嚴打暗回扣
取消耗材加成之后,醫院哪些科室會有所影響?
以深圳為例,深圳市是自2017年1月1日起,分三個階段對公立醫院收費價格進行結構優化調整,其中第三階段是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不斷降低物耗性收費價格和儀器檢查類收費項目,騰出空間用于提高診查、護理、手術、中醫等醫護人員勞務性收入項目價格。
據《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文中的數據顯示,深圳某三甲醫院,耗占比偏高的部分科室收入會有所變動,其中變動最大的科室分別為手術室(含功能神經科、神經腫瘤科、神經ICU)、骨關節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等。
2018年1-11月,功能神經科、神經腫瘤科、神經ICU、骨關節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的住院耗占比(不含藥品收入)分別為43%、65%、31%、75%、67%、62%,科室耗占比過高,受政策調整程度大。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對于取消耗材加成,有從業者評論道:暗回扣怎么監管。
據了解,如果器械商把加成包含在耗材的定價中,暗中返還給醫院或醫生,這就是暗扣,是一種非法收入。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巡視員朱洪彪表示,要進一步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騰出空間用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讓廣大醫務人員得到有尊嚴的報酬。
【來源:央視新聞 / 賽柏藍器械 整理:米克】

上一篇:今天起,全省耗材平進平出
下一篇:衛健委發文,試點耗材一票制
相關閱讀
- 國家醫保局:耗材“零差率”銷售,全國執行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