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科研成果展: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成亮點
9月10日,國家衛計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近十年來衛生計生科技發展取得的十六項優秀成果,其中醫療器械類成果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心臟支架、腦起搏器、顱內專用支架系統等。
成果一: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架研發
由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完整全球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冠脈藥物洗脫支架“BuMA Supreme生物降解藥物涂層冠脈支架系統”,其前身BuMA支架已于2010年2月獲得國家食藥監III類醫療器械產品的注冊證。
葛均波院士團隊成功完成我國首例由國人自主研發的完全可降解聚乳酸支架(心祥,XinsorbTM)的植入。
這些支架的成功研發與應用,標志著我國支架研發水平已經站在了國際前沿,同時也代表著我國心血管界在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第四次革命”帶來。
成果二:腦起搏器研發——從跟蹤、并行到引領
我國從疾病治療的機理研究和臨床需求出發,探索更新一代的腦起搏器療法和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研發生產了全球首個3T磁共振兼容的腦起搏器電極,今年5月完成了首例臨床試驗手術。
可記錄深部腦電的可充電腦起搏器:研發生產了全球首個可記錄腦深部核團局部場電位信號、雙通道可充電的腦起搏器。
變頻刺激技術:研發了全球首個具有變頻刺激功能的腦起搏器,并完成了20余例患者的臨床試驗。
遠程程控技術:研發了全球首個腦起搏器遠程程控系統。
成果三:顱內動脈狹窄治療領先世界
研發和生產了國家食藥監批準的第一個顱內專用支架系統(Apollo支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用于指導顱內支架成形術的LMA分型;率先開展顱內動脈粥樣硬化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醫療器械領域取得成果,都是在該領域內的高端器械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有的科研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臨床醫療,這些成果在填補中國此領域空白的同時,也彰示了國產醫療器械的科研水平。
國產醫療器械在心血管支架、腦起搏器、顱內支架等領域實現的突破與成果,將極大的提升國產醫療器械的研發,同時也將為國產醫療器械打開世界市場的大門。
2011-2014年的“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科研取得重大成就,共有207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9項,占總一等獎總數的15.79%,二等獎108項,占比20.00%。
隨著我國醫療科研的水平提高、國家投資的加大以及政策的持續傾斜,未來我國在醫療科研尤其是醫療器械科研方面有望出現更多、更大的突破,以此來提振整個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十六項優秀代表性成果:
成果一:新藥研發成果顯著
成果二:重大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能力大幅增強
成果三: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增強,推動醫藥產業轉型發展
成果四:全國疾控系統的疾病防控能力顯著提升,能夠成果應對新發再發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成果五:艾滋病、肝病、結核病、寄生蟲病方面防治工作
成果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架研發
成果七:推廣指南,開展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
成果八: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CSPPT)
成果九:腦起搏器研發——從跟蹤、并行到引領
成果十:顱內動脈狹窄治療領先世界
成果十一:高危非致殘性腦血管病(HR-NICE)診療研究突破
成果十二:微創外科技術治療心臟及大血管疾病
成果十三:肝癌肝移植術后復發轉移的防治新策略及關鍵機制
成果十四:中國肺癌微創綜合診療體系的建立、臨床基礎研究和應用推廣
成果十五: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
成果十六:中國人體表難愈合創面發生新特征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

相關閱讀
- 總局發布規范醫療器械產品分類有關工作2017-09-27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何時才能實現進口產品代替2017-05-03
- 醫療器械國產化進一步推進 配套政策陸續出臺2017-04-14
- 總局發布名單,這些人將決定你家醫械產品歸屬2017-03-08
- 國家撥款25億 擬推出大量重磅國產醫械新品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