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600家醫院耗材、設備采購使用要改革!
3月22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4月8號起,所有在京公立醫療機構將實施新的政策。
3600多家醫療機構要改革
改革范圍包括北京市內政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和解放軍、武警部隊在京醫療機構。
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可自愿申請參與改革。
根據北京市區兩級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核實和確認,參與改革的醫療機構達3600多所。
此前,北京市自2012年起,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5家市屬三級醫院,首批試點了醫藥分開。
2014年至2015年,延慶、密云兩區的6家區屬二級醫院,相繼加入醫藥分開試點。
從此前的少數醫院試點,一次性邁進到今年的全市3600家醫療機構全部都要改革,北京的動靜要大了。
多項重磅改革,事關醫械行業
《方案》提出取消掛號費、設立醫事服務費、加強成本和費用控制、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建立財政分類補償機制、加大醫保保障和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等內容。
其中下面這些與醫療器械行業關聯較大:
1、陽光采購+醫保控費,降器械虛高價格
在《方案》提出的幾大改革目標中,有一項是:通過醫藥產品陽光采購、醫保控費等措施,降低藥品、器械、耗材等的虛高價格和費用。
其中,針對醫用耗材是要推進京津冀聯合采購,進一步降低耗材價格。
去年,北京市與天津市、河北省一起組成了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聯盟,而首批止血和防粘連兩類耗材的跨區域聯合采購工作,已經在今年初啟動了。三地耗材聯合采購平臺的一期建設也已經完成了。
至于醫保控費,《方案》提出,要加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以及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DRGs付費、按床日付費改革,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
2、大型設備檢查,185個項目降價
在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上,這次改革選擇了5類435個項目予以規范。
其中,價格上調的有4類250項,包括:綜合醫療服務類(床位、護理等)125項,占28.7%;中醫醫療服務類(針灸、推拿等)96項,占22.1%;臨床手術治療類(闌尾切除術等)26項和臨床物理治療類(放療等)3項,共占6.7%。
價格下降的有1類185項,主要為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占比42.5%。具體來說:
頭部CT從180元降低到135元;
核磁從850元降低到400-600元;
PET/CT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
部分項目價格調整情況
官方解讀稱,2015年北京市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項目收入中,檢查、化驗和衛生材料收入占到66%,而診查、手術、治療、護理等項目收入僅占34%,大型設備檢查、化驗檢驗等硬物耗項目價格偏高,而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等軟服務項目價格偏低。
因此,改革“一升一降”,既改變醫院過去主要通過賣藥品、用耗材、大檢查、多化驗等渠道獲取收益、保障運行的補償機制,也調動醫生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積極性。
3、強化大型設備購置管理
針對大型醫療設備,《方案》還提出,要加強對大型設備購置的可行性論證,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益。
大型設備購置如何進行可行性論證?
作為首批5家試點醫院之一,北京天壇醫院是這么干的:
在大型設備的前期論證環節,由申請科室領導負責,在充分調研、方案比較的基礎上編寫可行性報告。對于使用耗材的醫療設備預算立項時,必須按照耗材準入原則和流程進行充分論證,如果耗材不符合準入條件,設備申請就不得立項。在設備的安裝、入庫環節,醫用設備實行三級聯合驗收制度,由物資管理部、醫學工程處、使用科室共同簽署“安裝驗收報告單”,作為采購部啟動設備結算的依據。
從一個設備立項開始,到論證、采購,再到后面安裝調試、使用以及績效考核和維修保養,一直到設備報殘的整個過程,天壇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工作貫穿于醫療設備的全生命周期。
另外,北京市本月初印發的《關于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也已經提出,要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舉債購置大型醫用設備。
4、耗占比降到20%以下
《方案》提出,通過改革,到2017年底,以行政區為單位,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力爭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到2020年上述指標得到進一步優化,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穩定在合理水平。
5、控制高值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針對高值醫用耗材,《方案》提別提出,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對異常、高額醫療費用的預警和分析,控制高值醫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對高值耗材的控制使用,和對大型設備的購置控制一起,成為公立醫院“加強成本和費用控制”部分的突出要求。
《方案》中所列公立醫院控費措施一覽
如何降低耗材費用?
首批試點醫藥分開的5家醫院之一的積水潭醫院的做法或被推廣。
該院為了加強高值耗材管理,抽取各個科室主任級別以上的專家組成專業委員會,經過委員會討論通過后的高值耗材,才能在臨床使用;還對已有高值耗材及品牌進行整頓,減少相同品種耗材,規范耗材使用,以及對使用高值耗材病例進行抽查等。
6、京津冀檢查結果互認
《方案》提出,改善醫療服務,推動京津冀三地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
去年10月,三地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已經啟動試點,首批互認的項目共27項,包括19項生化項目、3項免疫項目和5項血細胞分析項目。納入首批試點的醫療機構包括北京69家、天津37家和河北26家三級醫療機構和醫學檢驗所。
今年1月,三地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試點又啟動了。首批納入試點的有102家醫療機構。
據悉,今年,京津冀將繼續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并探索建立區域醫學影像和檢查檢驗中心。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14億醫療設備,采購大單來了2025-04-18
- 醫療設備采購,國產爆單!2025-04-01
- 醫療設備采購密集啟動,北京、海南、河南……2024-11-19
- 貴州省醫療設備集中采購大單!僅剩3天2017-06-20
- 醫療器械采購看四川 全國醫改大會推出的典范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