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利好,這些跨境電商進口醫療器械要漲價
4月7日,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等13個部門共同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一批)》。第一批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
4月15日,第二批清單公布,共有151個8位稅號商品。
中國醫療器械注意到,其中包含有血壓測量儀器等一些醫療器械相關產品。
對這些產品,CFDA于15日晚發布意見明確,屬于醫療器械的,必須依照醫療器械法規獲準注冊或備案后,方可進口。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稱,兩批清單涵蓋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進口試點期間實際進口的絕大部分商品,可滿足國內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而此前財政部、海關、稅總曾聯合下發通知,新的跨境電商進口稅收政策將自4月8日開始實施,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這兩批清單的發布正式為了配合跨境電商稅收新政的實施。
新政之前,我國個人通過海淘、代購買以上進口貨,全環節僅按照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而行郵稅稅率普遍低于同類貿易屬性的進口貨物。行郵稅還有個50元的免征稅額,消費者海淘相當一部分不用交稅。
由此,海淘、代購而來的商品的總體稅負水平,遠低于國內銷售的同類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和國產貨物的稅負,形成了不公平競爭,非電商企業們也很不滿意。
為此,新政策改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也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還把單次交易的限額由5000元下調為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貨值超過了就要按照貨物進行通關。
根據新政策,限值以內進口的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限額的部分,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消費者個人為納稅義務人,但電商或物流企業可代為收繳。
根據測算,稅改后清單內大部分商品的稅率將增加11.9%,還是低于一般貿易進口貨物的綜合稅率,也低于調整后的行郵稅稅率。但是,這個11.9%的稅率還是暫時優惠的結果,未來優惠取消后肯定要遠高于此。
新政之下,一方面消費者的稅負負擔增加了,這部分要么會反映到購買價格的上漲上,要么由電商企業自行消化吸收掉,不管怎樣對電商企業都是打擊,喪失一部分價格競爭力。
但是另一方面,傳統的進口貿易企業和國貨會受益,上面十幾種醫療器械相關產品也不例外。

相關閱讀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何時才能實現進口產品代替2017-05-03
- 醫療器械國產化進一步推進 配套政策陸續出臺2017-04-14
- 大量進口醫療器械被判不合格,問題在這!2017-02-16
- 質檢總局發警示:進口醫療器械不能這么干2016-12-14
- 注意!北京新政:進口醫療器械代理人管理規定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