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結果互認獲實質性推進 器械行業大災難?
據媒體報道,10月底前,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開同級醫院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也就是俗稱的“一單通”。為規范互認程序,我省要求互認項目應在檢查單據中用“★”標注,并注明“同級醫療機構檢驗、檢查互認項目”。接診醫師應根據患者病情,申請合理、有效的檢驗和檢查項目,避免過度檢查。
據了解,同級醫療機構互認項目包括醫學檢驗和醫學影像檢查兩大類,主要是穩定性較好、質量較易控制和費用較高的檢驗檢查項目,其中三級醫院互認醫學檢驗項目50項(臨床生化20項、臨床免疫10項、臨床微生物7項、臨床血液6項、尿化學檢驗7項),影像學檢查項目9項(普通平片、CR、DR、PET-CT、PET、SPECT、CT、MRI、DSA);二級醫院互認醫學檢驗項目33項(臨床生化16項、臨床免疫4項、臨床血液6項、尿化學檢驗7項),影像學檢查項目4項(普通平片、CR、DR、CT)。
醫??刭M還將繼續推動檢查結果互認
除了山西外,媒體的報道還稱南昌、九江簽訂了《昌九衛生一體化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服務協議書》。兩地定點醫療機構之間接診、轉診和治療患者時,將兩市所屬的三級醫院出具的有關檢查結果和檢驗報告作為診斷治療依據,可不再復查。
我國衛生部門要求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工作。但迄今為止,重復檢查現象仍然較為嚴重。
目前,由于醫保資金緊張,在解決看病貴的醫改大背景下,降低藥價的同時,降低耗材價格、防止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養醫等正成為衛生主管部門的著力點。分級診療的逐步推進,三甲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組成聯合體,以及包括以京津冀一體化等帶來醫療一體化的趨勢下,檢查結果互認將會取得一定的進展。
這對器械市場是大災難嗎?
檢驗結果互認雖然有所推進,但對于醫療器械行業來說,并不是大災難,雖然像衛生主管部門已經提出要防止以檢查養醫,但是對于醫院來說,藥占比是個大大緊箍咒,國外的藥占比很低,那是在醫療服務很高的情況下出現的,在目前醫療服務價格難以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要降低藥占比,多做檢查是途徑,尤其是基層和中小醫院,他們對于藥品依賴越大,藥占比威懾力就越大,其向檢查養醫的動力就越大,他們器械升級動力也大。所以,這些都是可重點關注的市場。
但是,分級診療制度執行器械公司在做市場規劃時不得不關注內容。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二級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的定位已經明確,基層解決的常見病和疑難癥的初步確診,大醫院需要高精尖的設備,常規設備會被逐漸被淘汰。需要指出的是,縣醫院是近年來衛計委關注的重點,先后出臺了500家重點幫扶名單,移動醫療等都將大大提高縣醫院的診治水平。他們是重點關注的市場。

相關閱讀
- 2016年全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2016-01-28
- 云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三項措施扎實推進醫療器械突發性不良事件應急檢驗201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