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保管招標、耗材、試劑、設備均集中采購
醫療器械大省廣東省此前曾提出,要力爭成為新的綜合醫改試點省。要當試點省,就得拿出大動作。
3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該省到2020年的醫改重點任務及落實時間表。
從《方案》來看,廣東省將展開的醫改“誠意”不小,在很多方面都是要大變動的。其中有一些更將深度、且直接影響到醫療器械圈,賽柏藍器械將影響行業的最主要變動梳理如下:
耗材、試劑、設備均要集中采購
《方案》提出,要“落實醫療機構耗材采購主體地位,促進醫療機構主動控制耗材價格。實行醫用耗材陽光采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檢驗檢測試劑和大型醫療設備集中采購。鼓勵和引導醫療機構使用國產高值醫用耗材。(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省衛生計生委、財政廳、發展改革委、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其中,由廣東省人社廳承擔的《廣東省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方案》,擬于2017年12月出臺。
耗材、試劑、設備均要集中采購,這是國務院醫改辦劃定的全國醫改規定動作,廣東省也不例外。至于帶量采購,尚不清楚廣東會采用何種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也特地提出,要加大高值耗材的國產化應用,反而沒有提醫療設備。
學福建,醫保統管藥械采購、支付
更大的變動在于,廣東省要效仿福建省,由醫保部門,而不再是衛計部門,來統管藥械采購了。
在《方案》中,有如下明確規定:
“加強醫保經辦管理職能。研究整合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加掛省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牌子,整合并承擔醫療保險管理、藥品集中采購管理、基金支付和管理、藥品采購和費用結算、醫保支付標準談判、定點機構的協議管理和結算等職能。鼓勵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開展設立醫保基金管理中心試點。在珠海、中山、東莞等3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開展醫保基金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充分發揮醫保對藥品生產流通企業、醫院和醫生的監督制約作用,為聯動改革提供抓手。統一后的醫保經辦機構要加大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進一步發揮醫保對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控制作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編辦負責,省財政廳配合)”
廣東省醫保基金管理中心將新成立,珠海、中山、東莞3個國家醫改試點城市也要設市級醫保基金管理中心。該中心掛在省社保基金管理局,應該就是合署辦公的意思,這一部門是廣東省人社廳所屬的事業單位,現有職能都是與社會保險管理相關的。但是依據《方案》,未來這一部門是要大大擴權的,把本來歸屬衛計委等部門的藥械采購職能也整合到自家去的。
廣東省將進行的這一改革,與已經推開的“福建模式”頗為異曲同工,都將由醫保這一強勢買方來承擔降價、控費的最主要作用。
福建省在將醫保經辦、招標采購、定價等職能都統一歸屬到新設的醫保辦(醫保局、醫保基金管理中心)之后,很快就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以醫保支付結算為基礎的藥品聯合限價陽光采購新政,從醫保支付定價的源頭上直接控費,震驚了整個藥圈,不少藥企“叫苦不迭”。而類似耗材方面的新政,按照此前披露的信息,也是即將出臺的。
廣東也要由醫保部門來統一承擔采購、支付職能,雖然《方案》中上述內容中尚只有“藥品”字眼,但是如福建一樣,藥品之后定是耗材。
而實際上,就在上文提到的耗材、試劑、設備的集中采購改革,《方案》劃定的牽頭負責部門也是廣東省人社廳,省衛計委、財政廳、發改委、藥監局則配合實施。今年內擬出臺的高值耗材帶量采購方案,其負責部門也是人社廳,而非衛計委。
顯然,由醫保部門來負責醫療器械的采購、支付,這是明確無疑的改革方向。
高值耗才三重受限,耗占比一降再降
《方案》提出,要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具體措施包括:
“針對不同公立醫院制訂醫藥費用年度控費指標。開展處方點評,嚴肅查處“大處方、大檢查”等行為,重點監控超常使用的藥品,不合理使用的輔助性、營養性高價藥品,不合理開展的檢查、檢驗,以及高值醫用耗材,及時預警干預。加強監測公示通報,嚴格考核問責。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醫學檢查等收入掛鉤。大力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逐步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支持患者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力爭到2018年,醫療費用增長幅度不超過9%,二級及以下公立醫療機構人均門診費用增長率、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不超過9%;三級公立醫療機構人均門診費用增長率、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不超過7%;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低到27%以下。(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省發展改革委、中醫藥局配合)”
在公立醫院內部控費上,廣東省將把高值醫用耗材的使用納為重點監控對象,及時預警干預不合理使用。而在集中采購改革上,高值耗材也是重中之重,要帶量議價,還要國產優先。三重壓力同時來襲,高值耗材廠商做好準備了沒?
另外,《方案》提出的降低耗占比目標,也沒有停留在國家劃定的20%標準線上,而是要逐年進一步降低,2018年降到18%以內,2020年再降到15%以內。
財政幾百億投入,基層要成重要的設備買方
《方案》提出,要由廣東省財政在2017-2019年期間,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支持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軟硬件建設。包括:全面完成現有縣級公立醫院標準化建設;到2019年,粵東西北地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準上限;到2018年,全面完成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
《方案》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符合區域衛生發展規劃的基本建設和設備配置經費,由政府足額保障,人員經費由政府根據當地衛生人才培養規劃合理安排補助,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根據服務成本予以補助。基層醫療機構的收支缺口,也由財政補助。
未來3年內,廣東省內的基層醫療機構是要大躍進的。前不久召開的2017年廣東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也已經提出,僅年底廣東省就將投入500億元,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實現根本性提升。
最近,廣東省衛計委也接連發布了該省要展開的縣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升級建設指南或方案,其中醫療設備的配置是基層醫療機構升級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幾年內,廣東省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要成為一個重要的醫療設備買方市場的。
附件一:廣東省醫改方案的實施步驟
1、啟動部署階段(2017年3月底前):印發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主要任務分工。召開工作會議,開展動員部署和業務培訓,啟動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2、全面實施階段(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2017年上半年,各地級以上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組織實施各項改革任務,建立工作臺賬,加強跟蹤指導和督導,確保改革任務落到實處。適時出臺相關改革配套政策。
3、完善階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跟蹤、掌握各地、各牽頭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對相對滯后的地方和領域實行重點督導,確保試點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4、總結階段:2018年、2020年分階段總結改革試點情況。結合開展“十三五”時期試點改革評估,加大對試點經驗和先進做法的總結推廣,重視改革成果的制度化,推動試點取得更大實效。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