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國際血液透析大會在滬舉行
由國際血液透析學會(ISHD)、上海市腎臟病學會和上海市腎病與透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國際血液透析學會大會暨第四屆東方腎臟病學會議(ISHD-OCN 2014)”,于2014年9月13-14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此次是ISHD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召開國際年會。會議邀請了國內外眾多腎臟病學知名專家和學者,包括國際血液透析學會(ISHD)主席、美國密蘇里大學醫院Madhukar Misra教授,ISHD秘書長、英國倫敦Royal Free Hospital腎臟科主任Andrew Davenport教授等來自歐美、日本、非洲的30余位著名專家,以及來自中國的近百名教授。
ISHD是國際血液透析領域的最高學術團體,成立于1999年,會員來自世界各地的腎科專家、透析相關護理及工程技術人員,ISHD努力傳播血液透析療法的相關信息及先進知識,致力于為透析領域專業人員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定期在世界各地舉辦血液透析領域的學術交流大會。
本次會議共同主席、上海市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腎病與透析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主任丁小強教授指出,根據我國透析登記數據,我國目前有透析患者近30萬,其中血液透析近24萬,較2010年增長近60%。目前我國血液透析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無論病人數量還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數量均大幅增長,但在透析快速發展過程中,血行傳染病等的防控、透析質量、透析規范的制定等問題日益嚴峻。因此,嚴格的規范化培訓以保證醫療安全極為重要;同時還需要我們開展自己的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診療指南,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回歸率,有效利用醫療資源。
急性腎損傷是臨床上的一個危重病癥,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我國急性腎損傷發病率居高不下,住院患者中發病率可高達5%,非住院患者也常常因為藥物、重金屬、污染等各方面問題引發急性腎損傷。以往,我國對于急性腎損傷的診療沒有統一標準,各自為陣。據悉,全國急性腎損傷患者的平均死亡率達50%左右。為降低急性腎損傷病人的死亡率,規范和提高上海市危重急性腎損傷的診治,改善患者預后,由上海市腎臟病學會牽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作為主筆單位,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上海市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管理規范》,已于近期由上海市衛計委在上海發布實施。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有的透析技術不能滿足治療的需要,本次會議還探討了急性腎損傷的治療新技術。
國際血液透析學會(ISHD)主席Misra教授對本次會議表示充分的肯定,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慢性腎臟病和透析人群增長迅猛,努力應對挑戰的同時,我國腎臟病學及血液透析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發展中國家罹患終末期腎臟病即“尿毒癥”的患者日益增多,有限的透析資源成為醫療保障巨大的難題,本次ISHD會議還將以“實現高質量的血液透析治療”為主題,召開專題研討會,探討如何合理利用透析資源及減少相關并發癥,為終末期腎病患者提供醫療保障。
會議設立了多個腎臟病血液透析領域的學術交流專場,為從事腎臟病臨床的醫療、護理和工程技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了解腎臟病學血液透析領域的研究動態和最新進展、培養臨床思維和科研能力、提高學術交流水平和繼續醫學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希望通過多學科的交流,多角度的視野和思維來推動我國腎臟病學透析領域的發展。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必將有力推動我國透析領域的醫療、護理和工程技術水平的提升,造福廣大患者。

相關閱讀
- 剛剛!衛計委發文力挺,千億潛在市場要爆發!!2018-03-02
- 中國血透市場解析,主要企業及醫械產品一覽2016-08-22
- 國產醫療器械關注升級,人才需求增長13.6%2015-05-18
- 精準醫療快速發展 持續關注醫療器械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