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鱗狀細胞癌病理分析
【關鍵詞】角膜鱗狀細胞癌 病理分析
引 言
鱗狀細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是一種起源于上皮的惡性腫瘤,在全身被覆鱗狀上皮的部位發生,主要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來①。角膜上皮為鱗狀上皮,故是眼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的好發部位,臨床并不多見?,F報告我科診治的角膜鱗狀細胞癌,總結其臨床和病理特征。
1、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我科2005 01/2008 12所診治的角膜鱗狀細胞癌患者7例,經臨床檢查符合手術指征者施行手術切除,術后標本行常規處理、HE染色,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7例患者病理診斷均為角膜鱗狀細胞癌,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齡48.2歲。病變均位于角膜,腫瘤多呈灰白色,質硬而脆,未發生球內及遠處轉移。7例患者病理結果示:(1)角膜上皮細胞由典型的柱狀上皮細胞轉變為多層、復層鱗狀上皮細胞。(2)角膜上皮部分被異常增生的細胞所代替,細胞核增大、濃染、不規則、胞質少、細胞極性紊亂。(3)基底細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亂、核分裂易見,癌細胞巢突破上皮基底膜,可浸潤前彈力層或角膜基質層,未見遠處轉移。
2、討論
紫外線照射、感染等因素與角膜鱗狀細胞癌的發生關系密切,煙霧、風沙、慢性炎癥、角膜接觸鏡配戴也可能為該病誘因②。早期患者多無明顯癥狀,一般不影響視力,部分患者有眼紅、異物感等不適癥狀。多數患者因眼部新生物而就診。病變輕度隆起,形態不一,多為圓形,呈膠樣、斑塊狀、結節狀,有的病變表面粗糙不平,呈菜花狀,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部分病變由于黑色素細胞存在于腫瘤組織內可呈棕黑色。角膜鱗狀細胞癌是角膜上皮內腫瘤增生超過上皮全層,突破基底膜。角膜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相對溫和的惡性腫瘤,較少發生球內和遠處轉移,若腫瘤局限于上皮下組織,未侵犯鞏膜和角膜前彈力層,則稱為微浸潤型鱗狀細胞癌,若腫瘤侵犯眼球壁或球內甚至玻璃眼眶組織,則稱為浸潤型鱗狀細胞癌,少數情況下腫瘤也可發生局部或全身遠處轉移,稱為轉移性鱗狀細胞癌③。角膜鱗狀細胞癌生長較為緩慢,轉移發生少,對該病的治療早期多采用局部手術切除聯合角膜移植術,可保留眼球及一定視功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該病預后良好。
【參考文獻】
[1]丁運良,袁愛梅.角膜鱗狀細胞癌病理分析.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23(9):951
[2]邱海江,顏建華,吳中耀,等.角膜腫瘤39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7;25(3):311 315
[3]ShieldsCL,ShieldsJA.Tumorsoftheconjunctivaandcornea.SurvOphthalmol2004;49(5):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