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研發遙控膠囊 可巡視腸胃任意位置
由上海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可定位“膠囊內窺鏡”,明年1月1日起將正式進入臨床。病人只需吞下一粒小小的“膠囊”,醫生在體外無線遙控“膠囊”巡視消化道的任意位置,全無任何痛苦,腸胃內的病灶就被看得一清二楚。
個頭小巧 吞下無痛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有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胃部不適者,因懼怕胃鏡檢查延誤了病情。三年前,上海科學家開始研制帶有定位功能的膠囊胃鏡,希望減輕胃鏡診療痛苦,同時減少普通膠囊胃鏡的誤診率。課題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教授莊松林告訴記者,最終這粒神奇的“膠囊”不辱使命:它直徑8毫米、長度12毫米,外觀和普通膠囊并無兩樣。在前端,有個透明的球狀體,里面裝有一個微型數碼攝像機和多盞LED照明燈,可以在漆黑的消化道內拍出清晰照片,這些照片將通過膠囊內鏡中的圖像傳輸芯片發送給醫生。由于膠囊內鏡可以完全取代胃鏡,因此病人也無需忍受胃鏡帶來的診療痛苦,吞下后毫無知覺,約12小時后便可排出體外。
可以定位 減少失誤
更具創新性的是,由于安裝了磁定位芯片,膠囊內鏡可以在醫生的控制下巡視消化道任意位置,實現定位功能。為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類此CT掃描儀的“檢測床”,讓病人吞服膠囊內鏡后躺上去,通過體外磁場控制,引導膠囊內鏡游走至體內病灶處,懸浮“立定”。然后,檢測人員控制磁場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讓膠囊內鏡擁有仰視、俯瞰、旋轉等6個角度的“視角”,充分聚焦消化系統內有何異樣。“現在市面上的膠囊內鏡會出現失誤,病灶處沒拍照,拍了一大堆健康處的‘廢片’,有了定位功能后,醫生想看哪里就看哪里,哪里不清楚就多看一段時間,還能往后退著看。從已經獲得的人體臨床實驗結果來看,準確率達到100%。”莊松林院士說。
元旦上市 價格不貴
明年元旦,這款可定位的膠囊內鏡將在長海醫院進入臨床應用,并有望在瑞金醫院等各大醫院陸續推廣使用。“至于診療費用,目前病人使用無定位功能膠囊內鏡需要花費4000至6000元,可定位的膠囊內鏡上市后,診療費用將不增反降。”(

上一篇:英國對陰道鏡檢查的要求
下一篇:雅培醫療推出BVS介入技術
相關閱讀
- 東芝將進入膠囊內窺鏡領域并增加影像診斷儀器銷售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