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院臨檢“短板”亟待解決
重慶市萬州區44家鄉鎮衛生院將建數字化整體實驗室——6月2日,“萬州區鄉鎮衛生院數字化整體實驗室建設項目”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啟動。其旨在改變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檢能力較低的現狀,使老百姓看病時不再“因檢出鄉”,達到就近醫療。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有關專家表示,這一創新做法對于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重要作用,對于醫改有一定參考價值。
臨檢成為基層“短板”
醫學檢驗可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客觀依據,是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重要體現。檢驗科涉及儀器設備類型較多,主要以中小型設備為主。雖然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硬件水平不斷提升,但是,檢驗業務水平偏低、實驗室管理不足、化驗結果難以有效支撐臨床診斷等問題,是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短板”。
“目前,很多老百姓在看病時因為檢驗問題還是要跑到縣級醫院,'小病不出鄉’、'百姓就近醫療’的難題仍未有效解決。”萬州區衛生局局長張先祥告訴記者,“提高基層醫院的看病能力,關鍵是搞好臨床檢驗。'萬州區鄉鎮衛生院數字化整體實驗室建設項目’的初衷就是以提升當地鄉鎮衛生院的臨檢能力、保障檢驗質量,同時降低醫院成本和百姓看病花費,讓百姓得以就近醫療為著眼點,為44家鄉鎮衛生院建立符合國家實驗室建設標準、適宜農村地區的整體實驗室”。
不能僅靠添置設備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自林也表示,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檢驗工作尚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亟須加強和提高。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想把臨床檢驗搞好,不能僅依靠采購設備,還要建立由規范的實驗室布局設計、合理且完善的設備、具備一定檢驗素質的專業人員、規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運維保障等構成的完整的實驗室體系,這樣才能保證檢驗設備真正用得起來、真正為基層群眾看病服務。
據了解,此前,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組織專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字化整體實驗室項目的設計理念、技術先進性、性能穩定性和安全性等進行了反復論證。6月2日,記者跟隨該協會、重慶市衛生局及萬州區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負責人到達萬州區沙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九池鄉衛生院的數字化整體實驗室參與實地考察。這里的實驗室包括全自動生化儀、血液分析儀、尿液分析儀、血凝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等設備,實驗室采取統一規劃、統一裝修、統一布局和安裝。
有關專家表示,該項目的主要特點首先是嚴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標準建設,可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一個安全、規范的臨床檢驗環境;其次,其檢驗室信息系統(LIS)要求檢驗人員按標準流程進行規范操作,從而可確保臨床檢驗的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項目針對基層檢驗人員技術力量薄弱問題,利用數字化手段使操作更為簡便,便于培訓上崗;第四,項目提供試劑耗材統一配送、設備保養維修、質控管理支持等系統保障服務,從而可降低實驗室工作成本。
此外,該項目還將對化驗員和臨床醫生開展實用性、系統性、持續性培訓。這些措施可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檢驗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檢驗設備集成和信息化程度較低,實驗室管理不足,耗材供應及設備維修保養、長期培訓支持難等諸多問題。
本次項目啟動會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重慶市萬州區衛生局、北京倍肯集團協辦。重慶市副市長吳剛,以及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自林、副理事長王東升等出席會議。

上一篇:破解進口醫械監管難題四字訣
下一篇:浙江義烏治理違法藥械廣告